KI妈说
形状启蒙做过好几期,后面还计划继续出几期,任何学科之间都有相通之处,我们生活中的形状,也是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存在,即便是最天马行空的艺术,一样处处有形状,在启蒙的过程中,希望孩子不仅仅认识形状的语言,还能够联系到实际生活中,发现形状在生活中的美感,这才是启蒙的初衷。
这部形状歌谣用的是《the wheel on the bus》的节奏,我们之前做过一期这首歌的专题所以,kiki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就很熟悉,当然,歌词内容可以帮助我们跟孩子沟通形状的特性,比如:a triangle has 3 sides and 3 corners. a square has 4 equal sides.
里面涉及了这些形状(triangle 、square、rectangle、circle、trapezoid、oval、diamond、star)
歌词大意整理如下:
come on guys,let’s sing about shapes
a triangle has got 3 sides,
a triangle has got 3 sides and 3 corners
a square has got four equal sides,
a square has got 4 equal sides and 4 corners
a rectangle is like a square,
like a square, but longer.
a rectangle is like a square,
but two sides are longer,
a trapezoid has two straight lines,
the other two are not
a circle is round just like a ball,
and has no corners at all
an oval is a long circle,
an oval is a circle that is longer on two sides
a diamond is a crooked square,
that stands up on its end
this is a star, it has 5 points,
and shines up in the sky
-2-
木棍拼形状 (circle、 square、 triangle、 rectangle)
准备了一些小的冰棒棍,这次用了比较短的,这样拼起来比较灵活。kiki一拿到就随意的组合起来,跟她说:我们这次的小木棍是用来拼形状的。每次只能拼一种图形,比如只能拼三角形,但是可以拼出各种各样的三角形。
规则介绍好之后,就跟kiki说:i want a triangle,a triangle has 3 sides.
于是,kiki就拼出了一个三角形,我们一起用三角形,拼出各种样子的图形。kiki拼了一个三角形小人。
跟kiki拼了一个有节奏变化的图形。
我们还用正方形拼了一些花纹。
宝贝要是对这个游戏很感兴趣,可以一直玩下去,让他随意发挥。学习形状是次要,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在这种素材下能够找到自己的兴趣点,玩的不亦乐乎就够了。
-3-
shape monster
准备一些各色卡纸、剪刀还有胶水(家里常备的)。
跟kiki说:we will make some shape monsters,like a triangle monster、circle monster.
鉴于kiki的剪刀功还不错,没有提前准备各种形状。一般monster准备一些眼睛、牙齿、手臂和脚。
kiki拿到纸后,自己先开始剪各种形状,第一个剪出来是三角形,她立马脱口而出:triangle.
在kiki操作的档口,我也做着自己的小怪兽。其实4岁孩子跟大人的作品很容易能区分开来,跟kiki一起游戏的时候,我是做的kiki的同伴,我们各自做自己感兴趣的,不必强求孩子一定要按样品来处理,最好还是让孩子自己发挥想像,找到其中的乐趣。
kiki帮我的circle monster 画上牙齿。没有作品压力的前提下,kiki很放松的、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操作着。
看到一个形状,她说是胡子,她要做个胡子怪兽。
下面是饼干怪兽,据说一点点被咬掉的(她一点点的剪掉),并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。虽然与我们的主题没有太多关联,但是,建议还是幼儿园小朋友,还是以自主发挥为主。
当然有些图形,我跟kiki一起参与了制作,怪物是各种各样的,天马行空,只要想得到,就能做得到,也许你们会有更棒的造型,期待你们的作品哦。
-4-
后记
越来越喜欢亲子游戏,他可以让我短暂的摆脱成人世界,用儿童的眼光去看待事物,在我们陪孩子的时候,孩子其实也在陪我们。想起昨天kiki拿了一本书,里面有一幅画是德兰的《伦敦桥》,他拿到我眼前,说妈妈看,我一看就知道那是我们当时讲互补色涉及到的野兽派的作品。
一两个月前的活动了,但是kiki依然还是能够记起来,而且并不是当时我跟她一起欣赏的作品,只是风格类似的另外一幅,所以想来,再也没有比美的感受那么能够直击孩子内心。
最近这段时间,跟kiki一起进行一些自然拼读的训练,但是,字母这种抽象的东西始终进不了她的内心,一般来说,抽象的文字在小学学习比较好。
这样两者一比对,我突然明白,幼年时孩子的记忆更偏向于形象记忆,那种对他们产生美的感受的更容易被他们记住,那么,我们何不让他们多渠道的接触一些美好的形象的事物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