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、加法取珠|数字8

在跟kiki玩数学启蒙的时候,我并没有非常在意,在游戏完成之后,kiki一定要把游戏里面涉及的内容掌握。我只是循序渐进的安排有趣的游戏,并通过游戏本身的设计,让孩子在某不熟悉的知识点上继续停留。

 

正常情况下,一周我会出两期数学启蒙,但是在此之间,我也会玩一些数学游戏当作练习。比如,这两天,经常玩的是加法板的游戏。

 

 

一些有趣的练习,还是有必要的。但是游戏到什么程度,如果孩子自己不想玩了,就结束,下次继续玩。kiki还是很喜欢这样的游戏,但是她会先自己心算,再用数棒来验算。

 

这两天感慨比较深的地方,以前的启蒙因为一直持续的深入,虽然当时不知道孩子是否真的能够完全掌握游戏的内容,但是,却在他的印象中慢慢建立了链接。

 

比如昨天她在抱怨,要我带她去下雪的地方玩。 于是我问她,现在哪里会有雪?她就说是南极,问她北极有没有雪,她立刻回答没有,北极是夏天。

 

事实上,我们从来没有讨论过南北极下雪的问题。只是多次在节气启蒙中有演示过地球自转公转对昼夜气候的影响。但是,孩子已经内化为自己的认知。

kiki写8很有意思,以前是两个圈,一个小圈加一个大圈,后来有同学给他展示了一笔写法,她又学着一笔写。

 

数字我从没有教kiki写过,但是目前为止,她已经全部会写了。关于写数字这些,孩子迟早都会学会的,倒不如就让孩子自己去折腾,自己去摸索。让他们自己去体会学习是一个不断完善、改进的过程。

 

 

在生活中找数字8,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容易了,但是kiki依然找了一堆。我们说大多数的昆虫是6条腿,但是蜘蛛是8条腿的。这种有趣的情况,可以拿来举例。

 

同时我又给kiki展示了四边形是如何变8边形的。

 

四边形每剪掉一只角,就多增加一条边,每次都让孩子数一下。当剪掉4个角的时候,就增加了4条边,变成八边形了。

 

 

在数字中,我每次都会拿出下面这两张表,每次都要走这样一个流程,看看,这个数字在不同的文明中,是如何来表示的。其实有几期,孩子不那么关注里面的内容。

 

但是在我们去博物馆的时候,她对埃及以及巴比伦就非常有好感,她已经记不得在哪里听过,但是,她对这些文明表示了很大的兴趣。

 

而且,在本期中,有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。kiki终于开始关注不同文明中,对数字的表达。

 

 

比如,她会自己总结,埃及和古巴比伦,只是将数字的数量记录下来,而且分了行。但是其他几个文明,都将数字5用其他的符号代替了。那个特殊的符号,代表了5。(这种符号的代表,其实应该就是代数的萌芽了吧)

 

其中只有一个例外,只有阿拉伯数字,不是用量来记录的,而都是采用了特殊的符号。

 

 

 

kiki说,这次我们不用数字来记录了。

 

于是,这期我们都用数棒来口头操作。哪些数字相加是8,8和什么数字结合是10,这些,在教具操作上,孩子已经能够很快的说出来,包括奇偶性。

 

 

这期我们用了小数棒,小数棒是两套1-9的数棒合在一起的。

 

 

小朋友还用数棒做了按顺序的建构,孩子可以用数棒进行任何的搭建,只要他们愿意。

 

 

 

 

进制在很多期里都有展开,主要是让孩子有一个数位的概念。在前几期,kiki还是比较懵懂,但是在这一期,她有了显著的改变。她开始主动的数数,并且按对应的数位的量来填写。

 

 

本期中,增加了替换的方法。就是当珠子数到9,叫停的时候,拿9颗散的珠子,直接换一根已经准备好的一串9颗珠子的串珠。

 

这种替换的方法直观的展示了从9到1的变化,数位也因此变化,而且孩子也非常喜欢这样替换的动作。

 

 

我们做了很多次不同数量的散珠。

 

 

因为有了之前很多的加法算式的练习,所以,我增加了难度。比如我直接从2+几,开始。

 

 

孩子直接从算式中,抽取相应的算式,简单的加法算式,孩子可以直接算出结果,然后直接从口袋中,掏出相应的数量。这种方法,可以帮助孩子去尝试记忆数字,在头脑中形成抽象的加法算式的形象。

 

 

对于数量比较大的,比如,“3+6=”这些,孩子如果不能直接得出答案,那么她可以直接通过珠子的相加,来帮助他算出结果。

 

 

这种方式是进阶的算数方法,对孩子来说,是一种新的挑战。

 

1人评论了“09、加法取珠|数字8”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