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人问:如何给娃讲天文历史地理?
我的答案,就是不要分开讲,按照一个一个主题有系统的讲。
我的这期主体是节气,但是涉及到了天文,事实上又和我的地理主体结合起来,而这些又和历史是分不开的。
至于怎么做?可以看看我这期的做法,也许对您有所启发。
也欢迎跟ki妈微信交流:maoerhutong
夏至主题拖了一些时间,一来因为自己的培训课程,二来,原计划是要跟kiki一起做日晷的,但是无奈,有时间的时候一直阴雨绵绵,没有阳光。
夏至非常重要。
大家应该记得下面这张图,地理课本的常识。地球公转的时候,太阳的直射点会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。
当地球分别直射到赤道、南北回归线的时候,分别是春分秋分、冬至夏至。
其实我们的节气一直是和地球公转的位置息息相关。节气启蒙从谷雨开始到夏至,一直是在春分和夏至的1/4象限中移动。
二十四节气是古代人通过观察太阳运行情况,得出太阳运行周期,并以此制定补充历法,来指导农事。
那么古代人用了什么办法来进行这种太阳运行规律的观测呢?
其实就是利用土圭实测日晷,将每年日影最长定为“日至”(又称日长至、长至、冬至),日影最短为“日短至”(又称短至、夏至)。
但是后面的主题中,这个游戏会继续。
本文涉及的素材均可免费下载,请至文章末尾按提示索取。

准备材料:地球仪、去掉灯罩的台灯,立体小人
步骤1:
在地球仪上,找到我们自己的定位,
并将小人粘在那个位置上。
(这样的设置是让孩子明白,什么是直射光)
步骤2:
尽量让台灯的中心和地球仪的中心在一直线,
地球仪绕着台灯在转,
(地球移动的时候,地轴和公转平面的角度始终保持不变)
步骤3:
跟孩子一起观察,公转时,
太阳直射点的变化。
太阳直射赤道时,
南北半球的季节,以及南北极的日照情况
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的时,
南北半球的季节,以及南北极的日照情况。
步骤4:
告诉孩子,2个礼拜前的一天,
太阳刚好直射北回归线,
我们把这一天叫做夏至。
关注重点:
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变化和季节的关系。
娃get到词汇:地球公转、南回归线、北回归线、赤道
我们在做北极主题的时候,就讲到了地球公转对南北极日照的影响,极昼极夜都是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影响。
我们都希望,讲过的孩子能够一下子就掌握。但其实,对于孩子来讲,当时的内容也许并没有达到他的兴趣点,他就不会用心的吸收。
那怎么办?
这里就说到了为什么启蒙也要系统化。在北极主题的时候,kiki只是初步懵懂的知道了地球公转对南北极的影响,了解到了太阳直射点。
隔了几个月,又开始从另外一个角度了解到太阳直射点对地球季节的影响。包括后续,再做日地公转系统的手工。在这个过程中,他是逐渐的加深对地球和太阳关系的理解。
为什么要用立体的人粘在地球上,这是帮助孩子去了解阳光直射的概念。我用了乐高小人。
这样,当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候,我们清楚的可以看到小人的身影,当太阳直射的时候,小人的影子刚好是最短的,也更容易帮助孩子理解什么时候是太阳直射。
做一个周期之后,帮助孩子了解到,太阳的直射点,总是要一个范围内移动,也就是南北回归线。
打印素材,简单的帮助孩子观察地球公转的周期,以及对应的位置和节气,但是这里只是做简单的了解,因为后面会通过专题的手工,再帮助孩子深入理解,大家不要着急。
准备材料:橡皮泥、牙签、记号笔
步骤1:
将橡皮泥搓成圆形,作为地球。
步骤2:
插上牙签,
表示地球绕着这根隐形的地轴自转。
步骤3:
引导孩子找出球上的赤道线,
还有南北回归线。
并画出来。
步骤4:
假设太阳一开始直射在赤道上,是春分,
然后,让孩子通过北半球节气变化,
推测出太阳直射点的运动轨迹。
并指出夏至和冬至日,
太阳直射点的位置。
(可以和孩子一起讨论)
关注重点:
对芒种有个大概的印象。
用超轻泥做了一个地球,里面还塞了一些东西,好让地球看起来大一点。
让kiki插好地轴,跟她说,地球绕着这根轴自转,但是实际上不存在,我们只是为了帮助理解,做了这带轴的地球模型。
让她画出赤道,在立体的模型上,自己动手画,比被动接受效果更好。
再对比之前的观察,画出南北回归线,太阳直射点能到的最远的两端。
从太阳直射赤道,春分出发,用箭头展示太阳直射点是如何慢慢移动的。
并找到夏至的太阳直射点的位置。
准备材料:打印素材
问题一:
问孩子:最近的天气怎么样?
跟以前比起来呢?
(最近天热、爱打雷、天天有雨)
问题二:
上个节气还记得是什么节气吗?
引出这个节气夏至,
聊一下之前说起的
夏至阳光直射北回归线特征。
讨论三:
拿出打印材料,
帮助孩子认识到夏至的一些特征。
讨论四:
认识“日”字,找出材料上的“日”字,
并且复习一下之前几期学过的汉字。
关注重点:
结合现在的节气状况,
将太阳直射点的夏至,
引回到对夏至的感受上。
最近气候特征很明显,暴雨、高温、潮湿、梅雨,由切身体会再联系到节气和地球公转的位置,了解到夏至的节气气候特征。
今天要学的是“日”,我们顺便复习了一下之前学的,kiki现在处于文字敏感期,她已经开始尝试着学了一些我没有教的单词。
所以,后面,关于汉字启蒙这块,主体的游戏会越来越多,可能不会写成非常详细的主体形式,但是也会定期制作卡片,帮助孩子掌握更多的汉字。到时候会分享出来。
准备材料:打印素材
讨论一:
夏天出现了哪些物候?
讨论
实践二:
寻找半夏,
半夏是一种村野里面经常看到的草,
长相特殊,像一个昂首的小蛇。
在野外的时候,注意跟孩子一起去寻找。
鹿我们不常见,但是蝉声,确实是在夏至往后,听到的越来越多,声势越来越浩大了。
还记得小时候经常看到的半夏吗?
我也是做了这个节气专题之后,才知道,这个小时候最常见的植物,就是这个半夏。半夏是在夏至前后生长的,所以,这两天,不下雨,我就会和kiki一起去田野去寻找这种特别的植物。

1: 关于夏至的节气视频,帮助孩子回顾夏至
(https://v.qq.com/x/page/w0621h0gg8f.html)
2、BBC纪录片《寰宇轨迹》(Orbit-Earths Extraordinary Journey)
非常棒的纪录片,有三集,分别以路途、旋转、倾斜为题,讲述了地球运动轨迹以及给生命带来的影响。
纪录片制作者凯特·汉伯和海伦·乔斯基跟随地球进行了一次完整的绕日航行,见证了这次奇异旅程带给地球的奇妙变化。从更替的四季到破坏性的气候现象,他们绕太阳环行感受由航行带来的极致体验;
爱奇艺观看地址:
http://www.iqiyi.com/v_19rro9yxgc.html?src=frbdaldjunest
他们也试图向世人解释在时间的长河中,地球轨道如何发生着变化,以及这些微妙的变化给地球带来了决定性的影响。
此纪录片首次展示了地球绕日环行的全过程,从大胆的空间想象到近在眼前的飓风,皆向观众展示了地球绕日旅行的史诗性历程。
关于地球公转、日月地系统,后面还是会继续深入拓展。不是仅仅是为了给孩子学知识,而是这些是影响到我们生活作息历史文化方方面面的,一点也不遥远。
请问ki妈,节气的主题,是不是可以分开几天进行?
孩子特感兴趣今天做完来反馈一下
跟着ki妈和娃一起玩,暑期无忧。
就喜欢这种自己做的东西,我急需一台彩色打印机哈哈
要赶快跟上ki妈的节奏啊!
坚持学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