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妈说
之前写过关于kiki绘画的一篇文章《我是怎么让孩子爱上画画的》,那是半年前的时候了,目前kiki还是这个状态,去年的时候自己提要求说要上画画班,但是绘画是非常需要一个好的老师引导,内心还蛮怕老师希望尽快让孩子出成果,迎合我们家长的需求。
所以,这个事情也就一直搁置了,其实那段时间kiki对画画挺关注的,看动画片还不忘了看看片尾,看看别人是怎么画的。
后来,有一小段时间,kiki不怎么画画,即便画也是最简单的小公主造型,几笔涂涂,没有太大的兴趣。于是我又开始有点后悔,在她兴趣强烈的时候没有给她合适的辅导,结果她反而就没兴趣了。秉承着一切顺其自然,我也就没多大管这事,虽然内心还是有点小后悔。
这段时间,kiki画画的劲头又上来了,每天没事都会画上几笔,而且都是兴之所至,很喜欢这种状态,因为想画就画。
前段时间,kiki第一次给自己画的一幅画主动填色,以前她从来都是单色线条画,这次加入了色彩,以前她碰到涂色的游戏就不愿动手,这次主动上色,对她而言也算是一个小小的突破。于是,我就想继续把颜色这个启蒙进行下去,《色彩就该这样玩才好玩》《彩虹风铃——拿在手上把玩的色彩启蒙》,跟她一起继续了解颜色之间的关系,欣赏更多艺术家的画。
ki妈所做的并不是为了培养一个艺术家或者画家什么之类的,只是希望跟kiki一起能够欣赏绘画里美的东西,只希望kiki能够用更多的方法可以表达自己,仅此而已。
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知道互补色,但是其他的基本都忘记了。其实了解多了之后,发现颜色里面的关系还是很有意思的。互补色的两个色彩有着强烈的对比。当很少量的互补色混合到它对应的补色里,就会导致补色明度变暗。
如果一对基本同量的互补色混合到一起,就变成了灰色这些难看的颜色。于是,我想再也没有比这个更有意思的颜色实验了。当然,除了了解到互补色之间的关系,我们也来欣赏一下历史上有名的大师,是怎么样用互补色来作画的。
1 互补色实验
还记得我们上次用的色环吗?《边玩边学的家庭色彩启蒙课》,这里还会用到哦。我们看到色环红、黄、蓝三原色对应的角就是他们的补色,黄色对应紫色、红色对应绿色、蓝色对应橙色。
拿着色环,就开始跟kiki来一场小小的讨论:
我先画了一个凹凸状的小图片,剪好,给kiki看,一个凹陷一个凸出,但是拼在一起就完整了,这就是“互补”,两个形状是互补的。
ki妈:你知道吗?颜色也有互补的。我们看这个色环上,尖角对立的两个颜色就是互补的。你能帮我找找黄色的互补朋友是谁吗?
于是kiki很快的找出来。
ki妈:你知道黄色跟紫色两个互补的朋友在一起会变成什么?会变漂亮还是会变丑呢?
kiki:我猜会变橙色吧。
于是我准备了两种颜料,用棉签各取一滴,两者混合。kiki说,一开始的时候,kiki还说这变成红色,后来发现变成了有点像灰色的颜色,比较丑。(我还做出了夸张的表情)
于是,跟kiki一起又看了蓝橙、红绿互补色的混合实验,结果发现,原来两个漂亮的互补色,混在一起就变成了丑丑的灰色。
2野兽派大师安德烈 .德兰的作品赏析(本文涉及材料包见文末)
虽然互补色不能混在一起,但是好多艺术家确实用互补色来作画的,野兽派的安德烈就是其中之一,是我喜爱的画风,我想也是小朋友喜欢的。
给kiki找了三幅安德烈的作品,其中一幅,所有的互补色都出现了。
拿着三幅画,给kiki看看。
ki妈:kiki,你最喜欢哪幅画?
kiki:我最喜欢那幅有小动物的(kiki指着那幅没有什么互补色的画)
ki妈:那你其他两幅就不喜欢了吗?
kiki:我也喜欢
kiki:我们刚才说了好多互补色好朋友,你能在小动物的画里找到吗?
我们一起看了一下,发现很少。又看了另外一幅画,发现那幅森林画面的,基本全都有互补色。
ki妈:如果,你可以跳到画里面去,你会跳到哪个画里面去。
kiki:我会跳到那幅里面(指着颜色艳丽的一幅)
kiki:那你不是很喜欢小动物吗?跳到那幅里面去,好不好。
kiki立马摇头:不要,那个看上去好可怕啊。
kiki喜欢那两幅色彩美丽的画,很想进到画里看看,还问我怎么才能进去,以为我真有办法。
3一起来用互补色作画(本文涉及材料包见文末)
今天,我们就用这几对互补色好朋友来画画。对4岁孩子来说,需要简单却又直观的画面,于是,我想到了用手势。
找了4张纸,拼凑成一幅画,每幅都用上kiki的掌印,然后用互补色加以区分,本来互补色有三组,为了好协调就出了四幅。
kiki想着变化各种姿势,于是有了下面四张。
每幅图上,手和背景分别是一组互补色。下图是kiki用紫色给图上色。
由于之前的互动挺多的,孩子很可能对后面的上色失去兴趣,所以,爸妈可以一起帮忙。其实,这次的绘画主要是让孩子感受互补色带来的视觉体验,如果孩子对后面的绘制失去兴趣,爸妈可以一起参与。
画完之后,可以跟原作进行比对,孩子的视觉是很敏感的,也许,这次小小的实验会给他们留下一些淡淡的印记,帮助他们多了解一些色彩的神秘之处。
4后记
国外的小朋友,幼儿园中就有对孩子进行一些艺术名著的赏析,当然不是像我们学校时对各种历史、人物背景、绘画特点的知识点识记,而是调动孩子的各种感官来体验名作。
一般来讲,孩子喜欢欣赏那些与他们自己的世界和生活有着相似事物的作品,比如说动物或叙事类、幻想和奇妙的主题,以及风景等。其实,没有哪种艺术手法时正确的或者时最好的,但孩子通过感受不同艺术家的手法,就可以知道人们可以用不同的手法来表达自己,进而也会影响他们的创造。
关于艺术启蒙这块,ki妈也是小白一枚,所以,一直是以一起玩一起学习的态度去欣赏美好的作品,跟kiki做着一系列好玩的事情。
但是,产生的直接后果,就是ki妈也被这些有趣的艺术创作深深吸引,虽然很多时候还不太懂得欣赏,但是对某些作品强烈的好感已经让我屡屡沉醉其中,希望kiki也能对好的艺术作品有开心愉悦感,我想我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。
5关于野兽派
野兽派(Fauvism)是自1898至1908年在法国盛行一时的一个现代绘画潮流。野兽派画家的艺术共性是色彩明朗,笔触粗旷,不为就的画理所囿,大胆施彩,夸张造型,所以后来在人们的心中,“野兽”一词,就是指色彩与涂抹的特征。
事实上,野兽派画家从颜料管里挤出的原色,不能直接排列到画布上的而是应自然本色来加以该落,使它更单纯化,免去复杂的中间调子,不仅能引起观者视网膜的振动感应,还表达了一种饱和的情绪,比点彩派(点彩派的绘画启蒙)的“科学”排列更富感染力。马蒂斯是野兽派的主要人物,这次以德兰的画为主,是因为德兰的画中互补色的应用更明显,更适合孩子欣赏。
而本文中涉及安德烈·德兰 Andre Derain (1880年生于沙东,1954年逝于加尔什),法国画家,他是开创20世纪初期革新性绘画的先驱者之一。
他运用强烈的色彩大胆描绘出简洁化的绘画,与亨利·马蒂斯一同被称作“野兽派”。他聪明好学,受过严格的教育,在他的作品中,人们看不到由于反映强烈本能而疏忽相撞的笔触,看到的是证明深思熟虑的精湛技巧的比例、色彩关系。
在装饰画方面,德兰也具有非凡的才能,曾经为俄国芭蕾舞团画过舞台设计。他懂得颜色的全部魅力,但他始终关心着形和结构。他创作过几幅野兽派最杰出的作品:《威斯明斯特大桥》,《海德公园一角》以及《科利乌尔和埃斯塔克风景》,《大西洋渡轮上的妇女》等。今天选的两幅并不在以上之列,但是最容易被孩子感知美的两幅。
不得不上一幅关于德兰的自画像。
这些名画医院可以在哪里找到呢?
素材包里,都会有相关的素材,需要按照要求来下载就可以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