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5、放大和缩小

1、记忆能力:概念的记忆和内化。

2、推理和应用能力:将理解的概念运用到特殊物体上

3、对放大缩小有初步的概念,2个维度同时放大或者缩小才不会变形。

1、游戏1:了解放大和缩小

2、游戏2:放大缩小的练习

3、游戏3: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

4、游戏4:复杂图案的放大和缩小练习

| 01 |    了解放大

1、先观察整个4幅图,看看他们之间有什么不一样?

2、让孩子说说他们四幅图之间的关系。比如第1幅和第2幅,比如第1和第3等等。

3、跟孩子说,一个小朋友将图1,以1:2放大。

但是,他做了3个图,你觉得2、3、4哪个才是真正的等比例放大?

4、跟孩子说,等比例放大,就是每个部分都要等比例放大。长方形的两条边都需要1:2的比例放大,所以,第4幅才是第1幅1:2放大的结果。

我们发现,当等比例放大的时候,图像不会变形。

| 02 |    缩小

1、反过来,如果我们看第4幅图片,我们要画第4幅的等比例缩小图,加入2:1缩小,你觉得应该是哪一幅?

2、跟孩子说,缩小的图片应该也是每一部分都缩小,才是等比例缩小。所以第1幅是第4幅的缩小图。

我们这里说的放大和缩小都是等比例的。

| 01 |    按要求画出放大图。

1、倍和比例。

跟孩子说,如果我们将图形以1:2的比例放大,我们会说,放大为原来的2倍。

如果说是缩小为原来的2倍,就是2:1的比例缩小。

我们用显微镜的时候,会说到1000倍显微镜,其实就是按1:1000的比例,等比例放大1000倍。

如果有显微镜或者放大镜的,可以观察一下,有没有类似的标志。

2、然后,让孩子在135页上面,尝试画出放大2倍之后的图形。

| 02 |    练习页

1、可以在空白练习纸上尝试画不同的图形,然后再做出不同比例的放大或缩小图。

可以复印,父母和孩子共同参与。可以尝试放大3倍,或者缩小3倍。

| 01 |    生活中的放大和缩小

1、问问孩子生活中有没有看到放大或者缩小的东西。

2、除了图片上的地图、显微镜、投影仪、望远镜、放大镜之外,还有售楼处的沙盘,车模都是缩小图。

如果有实物,尽量可以看看实物。

比如看谷歌地图的界面。缩小之后的地球图,放大之后的具体的一个街道,这些都特别形象。

| 01 |    按要求画出缩小放大图。

下面是复杂图形的放大缩小,孩子可以用铅笔来进行缩小或者放大的绘制。

同时,也可以用练习纸来创作网格画,并且画出它的放大缩小图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