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、观剧:夫妻间的情感如何维系

原本想写一篇关于衰老死亡的文章,但是彻底被《致D情史》这个真实的故事感动到稀里哗啦。也许,每对夫妻都应该看一下这本情书!只有明白如何去爱,我们才能更好的活着——ki妈

 

翻看各种心理学的书籍,关于青少年的心理研究非常多,关于老年人的总是很少,但老年人的心理问题不见得比青少年少,仿佛老人作为人生的最后一个阶段,有着太多无可奈何,大家都不愿意多去提及,而我们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。

 

曾经有一段时间,我非常想了解老年人的心理世界,也看了一些关于死亡的书籍。我们的亲人终将老去,也包括自己,虽然不希望如此,但是,我们终将面对,思考死亡是为了活得更好。

 

 

《安德鲁和多莉尼》就是这样一场关于爱情、死亡的西班牙默剧,也是我们常说的“执子之手,与子偕老”的诺言兑现的场景。

 

 

  对这场西班牙默剧,本来并没有太多的期待,四个演员全程带面具表演,没有一句台词,我想像不出,她会有多精彩。然而,看着看着,我发现周围的人很多都在抽鼻子,也包括了我。

 

剧情的编排非常巧妙,笑点总是伴随者泪点,两相交织,谱写了一曲人生的悲欢离合。演员的表演非常到位,让我暗自庆幸没有错过。主题,是我们每个人都会碰到的爱和死亡,当你或者你的伴侣残烛将尽之时,到底该如何面对,此情此景,已足够让人痛彻心扉了。

 

本来觉得用面具的方式掩盖人物的表情,会影响到演出的效果,但是现在看来,带上面具的表演,把人物形象跟演员的具体形象剥离开来,反而把观众的关注点转移到情节本身,更加有代入感,更容易产生共鸣,相信好多人都从戏剧中找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
 

于我而言,年轻时代的他们仿佛也是自己跟爱人的写照,陌生的城市,相互扶持,一路走来,最亲密的两个人有过太多的一起成长的经历,酸甜也好,苦辣也罢。

 

 

一对伴侣从相识到相爱,一起组建家庭、生育抚养子女,一起共享生命,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轨迹。特别是当两个人有了新家,那种幸福之情溢于言表的场景,也让我回到了自己那个阶段,她是我们每个人的成长轨迹。

 

但是当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,说好的白头偕老,也是到了履行诺言的时刻。佛教云人生八苦:生苦、老苦、病苦、死苦、爱别离苦、怨憎会苦、求不得苦、五阴炽盛苦。而垂暮之年的病体,就得遭受其中的六大苦,大限之前,是对两个人共同的考验。

 

 

 

 

这部剧源自于一个真实的故事,那封《致D情史》,一位84岁的老先生安德鲁为自己身患重病、随时可能离开的82岁妻子多莉尼写了这封长长的情书,他用平实而深沉的文字记录了他们从相识到老去共度的60年时光,这封漫长的情书刚写完不久,他们就并排躺在床上,打开煤气共赴黄泉。

 

 

书的开始就是这样一段话,非常打动我:

 

很快,你就82岁了,身高缩短6厘米,体重只有45公斤,但是你一如既往的美丽、优雅,令我心动。我们已经在一起度过了58个年头,而我对你的爱愈发浓烈。

 

用了一个晚上把《致D情史》看了一遍,不同于爱情小说中的复杂的情感经历,通篇,我看到的是一对夫妻是如何相互理解、相互支持的一起走过人生的漫漫长路。前半生时间,丈夫对于生活、对于爱情一直都是懵懵懂懂,他只有自己热爱的写作事业,不善交际,活在自己的理想中,希望通过自己的学术研究而在社会上寻求一席之地,对于当时动乱的社会,这明显很难。

 

但是妻子不一样,在事业、爱情和生活上,她无疑是更智慧更通透,她自信又努力,不断拓展自己的社会圈子,对写作永远在第一位的丈夫无限包容和支持,并用自己的影响力努力为丈夫搭建平台,在初期用自己的力量去撑起这个家庭。

 

 

就像妻子多莉尼信奉的婚姻哲学一样:

 

“如果你和一个人结合在一起,打算度过一生,你们就将两个人的生命放在一起,不要做有损于你们结合的事情,建构你们的夫妻关系就是你们共同的计划,你们永远都要根据环境的变化而不断的加强、改变、重新调整方向。你们怎么做,就会成为怎么样的人。而当初丈夫的婚姻哲学,还一直认为爱情的终点不应该是法律化和社会化。

 

 

妻子用自己实际行动在践行着当初的信条。

 

“我欣赏你的自信,你对未来的信心,你随时随地都能够抓住身边幸福的能力。”

 

早年不被社会认可,安德鲁是消沉的,甚至因为妻子的能干而自卑。有一次,妻子对丈夫说:“知道吗?三天以来,你一句话也没有跟我说。”

 

但是这没有妨碍妻子对丈夫的支持,通过他们的共同努力,丈夫慢慢的在学术圈中崭露头角,有了自己的地位。而丈夫知道,他取得的成就,一半都要归功于自己的妻子,没有她,也许他根本就支撑不下去。

 

如果生活一直很顺利,也许我们并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妥,并不会去反思自己的过去。然后,人生总是有劫难,因为这些劫难,我们正常的生活被打断,开始注意那些很久以来非常重要,却一直被忽视的东西,虽然是不幸,但是能够在短暂的时间里,领略到生命、爱情的真谛又可以说是幸运的。

 

丈夫在情书中回忆说:大概五十多岁的时候,在妻子受病痛折磨,因为8年前脊柱测量造影留下的碘油,现在已经到处弥漫,并影响生命。丈夫终于开始幡然醒悟,他开始重新反思自己的经历,特别是跟妻子的情感。

 

我们的爱情故事让我们成为今天的这个模样,经彼此而生,为彼此而生。

 

在你昏迷的日子里,我决定六十岁就退休。我开始计算我们曾经分离的时光。我在做饭做菜中找到乐趣,我热衷于找寻能够帮你恢复体力的绿色食品,热衷于在瓦格拉姆广场订购顺势疗法医师推荐的权威制剂。

 

60岁的退休的时候,他把自己想法跟上级说,让他惊讶的是:

 

为报纸工作了二十年,可是我的离开无论对自己而言还是对别人而言都不是那么难过。

 

我还记得我曾经写信给E,说归根到底,只有一件事情对我来说是最主要的:那就是和你在一起。如果你不在了,我根本不能想像自己还能继续写下去。你才是最根本的所在,其余的一切,无论你在的时候在我看来有多么重要,可你一旦不在,就失去了意义和重要性。

 

幸亏,丈夫认识到的还不算晚。从六十岁到八十岁,他们又一同搀扶着度过了20多个年头,而这二十多年中,他们一直在乡下度过,他们找了个冬暖夏凉的古老房子,创造了一个花草小灌木园,种了两百颗树,享受了静谧的晚年。

 

 

就像丈夫说的:

 

我专注于你的存在,就像专注于我们的开始,我希望你能够感受到这一点,你给了我你的生命,你的一切;在剩下的日子里,我希望能够给你我的一切!

 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