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妈说
据说暑假简直是爸妈们的灾难,如果每天不想孩子盯着电子设备看,那么只能想办法带他们做游戏。杭州这几天进入炭烧模式,所以日常的户外活动只能安排在了晚上,大多数的时间,只要不是逛街逛博物馆,一般也就只能家里待着。
对于kiki来说,7月的下半个月,每天一次的游泳课,也是在晚上,白天基本上都是在家里待着,偶尔出门看场电影,去一趟博物馆。白天的固定节目就是一个小时的电视,还有手工。大把的时间需要消费,所以手工一般选择比较耐玩的。今天推荐的这个泡泡游戏,非常耐玩,也是一个可以玩很久的游戏。
今天的主题依然是水科学,不过这次围绕着泡泡来进行。一直想围绕着泡泡做一个主题,只是之前的几次自制泡泡液都不是很成功。但是,这次的泡泡液制作成功了,所以,时机来啦。
kiki很小的时候就很喜欢吹泡泡,但是吹泡泡无非两种方式,买的手动泡泡水吹或者电动的,你也许没有试过下面几个玩泡泡的方法。
尝试了很多次自己做泡泡液,找了很多配方,但是一直也没有非常理想的效果。前几天按照一个配方调制了一下,本来不抱希望,又从网上购买了进口的泡泡水。今天跟kiki一起游戏的时候,发现两者的效果居然相差无几。
这里隆重亮出我的泡泡液配方,当然前提是你需要先淘宝购买一瓶纯甘油(淘宝价在20左右,可是做很多泡泡液)。
下面两个泡泡液,左边的是淘宝购买的,500ml要55元,右侧是自制的,估计成本价就几块钱。最后比较泡泡的效果,差不多多少。
这边把配方贴出来留给需要的人:600g水+200g洗洁精+100g甘油,充分混合后,放冰箱冷藏一段时间,拿出来再用。
我们平时吹泡泡的工具都是圆形的,或者椭圆形的,因而泡泡是圆的很正常。所以当我问kiki这个问题的时候,她居然也拿不定主意。没有给她答案,但是给了她一个实验操作。实在找不到好塑形的铁丝,但是又想到了一个办法。一次性纸杯是个好东西,家里要常备。
把一次性纸杯的杯口截下来,别忘了都留出一个把手,方便孩子抓着。然后将杯口折成圆的、方的、三角形的,问问孩子,这个会吹出什么样的泡泡来?会是三角形的吗?
kiki终于确认了,原来只能吹出圆形的泡泡。
泡泡一碰就破,不留下任何痕迹,就像烟花瞬间就消失,不着痕迹。不过事实上,我们还是可以把泡泡的痕迹给留下来的。大一点的孩子,就可以用这个问题来考考他:怎么让一戳就破的泡泡留下痕迹。
准备材料:颜料、泡泡液、吸管、纸等。
用泡泡液把颜料化开,就可以用吸管蘸着泡泡液,吹出不同颜色的泡泡来。
把带着颜色的泡泡吹在纸上,就可以留下泡泡的形状和破碎的痕迹。
这些细小的纹路都记录了泡泡留下的痕迹,通过这样的痕迹,我们可以判断这个泡泡的大小和密集程度,锻炼孩子的观察能力。
这个小游戏想不到这么受kiki的欢迎。大的泡泡太容易破,但是如果都是细小的泡泡组成,那么可塑性就非常强。
准备材料:一个卫生纸筒,(或者其他空心柱筒,也可以用矿泉水瓶的截面做),一个干净有弹性的丝袜
把丝袜套在纸筒上,再用皮筋固定住,蘸上泡泡液,就可以吹出一长条的泡泡柱,因为泡泡很多很密集,不会一下子就消失,很适合孩子随意搭建。
简单的教了kiki吹的方法,她就已经乐此不疲的开始玩起来了。我们都觉得这个泡泡就像天上的云朵一样,我们就好像在制造天上云朵的形状。
她站在很高的地方,吹出长长的泡泡柱,告诉我这是大象。
想不到,这个泡泡柱可以保持很久,下面的活动完全靠kiki自由发挥了。
kiki还拿出自己的乐高小人,来做角色扮演,一起到泡泡城堡去冒险。
PS:说给爸妈听的吹泡泡原理。
吹泡泡是肥皂水薄膜的张力与泡泡内压力的短暂平衡。液体由于其自身分子间距离较短,因此具有吸引力,而在气相中,分子距离增加,分子引力也迅速下降。
因此分子间引力在液-气交界面上就形成了一种张力,即向内和两侧拉扯液面的力,这就是表面张力。
对于纯水来说,这个表面张力很大,因此产生空泡后薄薄的泡面很容易被表面张力拉扯而破裂。但是在加进肥皂水后,这种状态就改变了。
肥皂中的分子是具有一个疏水段和亲水端的分子,在掺入水中后会大大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,也就使得形成泡泡后,没有足够大的张力去拉扯泡泡表面使其破裂,因此肥皂水能吹起比较大的泡泡来。
此外如果仔细观察泡泡表面,能看到美丽的花纹,这个花纹是由于光在照射到泡泡表面后产生干涉所导致的,因此也叫薄膜干涉。随着泡泡的蒸发,当泡泡膜变得越来越薄的时候,由于干涉膜厚度的降低,干涉条纹的颜色也就越来越紫,最后破裂掉。
能不能加一个收藏功能呢?看到好的玩法但是一次又玩不了这么多,希望能收藏起来一个个玩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