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、如何评价孩子的画?

封面:kiki原创

 

KI妈说

 

当宝贝拿着他的画,满怀欣喜的过来给你看,有时候可能就是一些杂乱无章的线条,然后你怎么评价?怎么样才能更好的鼓励孩子?

 

这应该是每个父母都会碰到的问题。其实现在的爸妈都知道了,孩子不管画什么都要赞美,这样可以让孩子更有创作激情。

 

于是,一般看到孩子的作品,都会说:画的太棒了!你真厉害!

 

但是时间长了,聪明的孩子也会发现,你会评价她的画很棒,也会评价其他孩子的画很棒。这个很棒好像就是无论他画成什么样子,你都会赞赏,这种评价,其实并不能给孩子带来更多的东西。

 

有时候kiki就会问我:“妈妈,我画的真的很棒吗?”“为什么我的同学说我画的不好?”

我们会发现,一句“很棒”有时候真的没有说服力,甚至变成了一种敷衍,是不是有时候,你看都没看孩子的画,就来一句“看到了,很棒很棒!”

 

如果把“很棒”变成实实在在的客观评价或者一些开放性的问题,可以让孩子把注意力更转向创作过程本身,让她从评价中获得前进的力量

 

当然,有的爸妈也说了,他们没有简单的一句很棒来应付,他们也有一些具体的评价。下面是几种最普遍的评价,但是,其实这种评价在引导过程中是有一些弊端的。

 

几种常见评价的弊端

 

下面是一些建议,很多都是父母最经常用来对孩子作品进行评价,但是可能对孩子有一些副作用:

 

1、简单的赞美:你画的真好!真漂亮!

 

当然,我们父母应该都是这样,我也是,我们都觉得没有什么问题,这是正确的育儿方式。但是总是跟孩子说,他们的画很漂亮,就有点用过头了,除了看上去敷衍之外,也没有正视孩子从中付出的努力。

 

也许你的孩子对绘画已经有了新的想法,但是你并没有发现。

 

2、我喜欢你画的!

 

我喜欢你的画,其实并不能作为对孩子作品唯一的评价,你可以在评价了一堆之后,跟孩子说,我喜欢你的画,但是建议不要作为对孩子唯一的评价。因为孩子的作品不是用来迎合家长或者老师的,她是通过作品或者创作过程,来表达个人想法的,个人想法是不需要别人喜欢的。

 

3、这个是什么?

 

有的孩子可能还没有想好真正要去画某样东西,可能只是通过画画来发泄一些自己的情绪,你的提问,可能会让他有压力,打击积极性。

 

也有的时候,当孩子可能费劲心力想去画某样东西的时候,比如画一匹马,在你看来就根本不是马,你这样的问题,也会让孩子受挫。如果不知道孩子到底在画什么的时候,就让她讲讲,这幅画里讲了些什么内容。

 

4、你画的真像!

 

这个是kiki外婆最容易说的话,她每次看到kiki画的时候,第一反应就是,你画的是鱼吗?画的真像。

 

这种感觉就是有点像简笔画,我想现在很多爸妈都知道简笔画的弊端,简笔画就是把孩子的画画局限在画图形上了,如果孩子一开始接触简笔画,那么很容易,以后对绘画的理解就是画一个图形,如果她觉得画的不好,她就会放弃。

 

艺术或者说绘画的重点就在于表达,包括音乐、舞蹈、话剧,重点就在于表达。

 

孩子很可能在表现一个故事,里面有一些情节,而你所有的关注重点,都在像不像的上面,阻碍了孩子用绘画来表达自己想法的方式。

 

5、你应该这样画

 

孩子的绘画有不同的阶段,最好的方式就是让孩子在她所在的阶段自由发挥。所以,不要以你的阶段的标准来要求孩子的画。

 

有时候你觉得自己可以比孩子画的更好,于是,总忍不住来演示一番。教孩子这个动物的头怎么画,眼睛怎么画,然后让孩子学着你的样子画。其实这样会干扰孩子的表达。除非孩子一定要让你参与,我们在旁边看着就可以了。

 

也不建议跟孩子一起画,这样孩子会受你的干扰。

 

孩子画完之后,也并不用直接建议让孩子加一些什么?接受她原本的样子,让孩子创作的过程独立又圆满。否则,很容易,孩子会依赖父母的想法,总觉得他的作品是不成熟的,是需要别人修改的,造成以后的信心不足。

 

怎么和孩子交流他的作品

 

那应该怎么评价孩子的作品?

 

kiki两岁半的时候,我就有意识的引导她涂涂画画,于是,那时候,就有所谓的作品产生了。

 

当kiki拿着如此抽象的画,给我看的时候,我不知道怎么评价,于是第一句就是传统的“哇,这看上去真棒!”当然,我后面会问她“你能给我讲讲你画的是什么吗”

 

其实我们都没有什么专业的艺术功底,也没有办法给孩子很多专业高深的建议。但是,值得庆幸的是,艺术也是有众多简单的元素组成的。

 

我们只要知道基础的东西就够了,艺术的要素说白了,就是色彩、明暗、形状、结构和空间,这些无论是绘画、雕塑、设计楼房、纺织品、家居都会涉及到的。然后,艺术品就是艺术家在创作的时候,组织和安排这些元素,这个过程也被称为艺术原理,包括了比例、平衡、强调、运动、节奏、变化和统一。

 

了解了艺术的元素和原理,我们在和孩子讨论或者评价他作品的时候,就可以具体的给一些评价。

 

 

可以通过下面的一些具体的方面给孩子评价,可以通过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评价:

 

1、色彩、线条

 

比如说,我看到你用了三种颜色。

你为什么想到用这个颜色呢?

这个蓝色的,如果用绿色来画,怎么样?

你是怎么想到用这个颜色的,或者画这个形状、这些线条的。

2、空间、图形和位置

比如说,你画的图形周围留了很多空白,我一眼就看到你很强调中间的画。

 

3、材料种类的使用以及数量

你这幅画里用了哪些材料,为什么要这么用呢?

4、这幅画里讲了一个什么样的小故事啊?

5、你最喜欢画里哪个部分

 

6、你可以给你的画取一个名字吗?

7、如果让你重新画,你会有哪些改变呢?

8、问问孩子,如果你有更多的时间,你想再你的作品里面加什么?鼓励他们详细的说出自己的答案,或者用他们的画,来让他们讲一个故事

 

问这些具体的问题,除了让孩子意识到你正在关注他做的事情,也引导孩子开始去思考他做的事情,这不仅对孩子创作的过程很重要,也让孩子有更好的自我感觉。

当然,开放性的问题可以发展孩子的批判性思维。

上面写了那么多条,并不是让我们每次孩子的作品都要问到这些,只是一个参考。针对孩子的具体的作品,从你的感觉出发,结合这些参考的例子,给孩子提出三五个专注点就可以了。

 

举个例子

举个例子,拿kiki下面的作品为例。

 

 

第一句话,我也不能免俗,给一个大概的评价:哇,这幅画看起来好特别啊!你能告诉我你的画里讲了什么吗?

kiki就说:是一个印第安人在跟我们打招呼呢。

我说:难怪,我看你把他放在画面的正中间,这样我一下子就看到他了。他看起来很突出。你用了哪些材料画这幅画呢?

 

kiki说:我用了彩笔、颜料还有亮片。

我说:我看到了,你为什么不用颜料画印第安人呢。

kiki说:颜料太粗了,画不了印第安人的眼睛、耳朵,只能用来做装饰。

等等,诸如此类的,整个过程好像一直在讨论这幅画的创作思路。一些简单的要素提供给了我们一些评价的依据,也引导孩子去关注这些艺术要素。

 

 

孩子作品较为全面的评价应该是怎样的?

 

上面说了很多,都是关于如何在跟孩子沟通的过程中引导孩子向更深的地方前进。

但是,在父母看来,如何客观评价孩子的作品,看看孩子的能力是否真的进步了,孩子是不是真正在成长,我们还是有一些衡量的依据和标准的。

就像我们说的,孩子的艺术创造过程,我们更应该重视过程,而不是结果。其实,在下面我整理的这张表格中,我们大致就可以了解到,孩子在创作的过程中,究竟应该锻炼哪部分的技能,对孩子有更高能力要求的父母看。

 

 

表格针对孩子新技能的改进、创造力、完成任务的情况、专注力、友好度、工作习惯、构图设计能力7个点做为判断标准,每一个点都是直接针对孩子的各项能力。

我们说的艺术的创作过程其实就是孩子创新的过程,一个完整富有创造力的过程,可以让孩子充满自信。

比如在新技能上的观察,看看孩子跟以前比有什么进步、有没有展示更多情感或者想法、是不是有了更多的技能。在工作习惯上,有没有一直专注工作,跟爸妈讨论的问题是不是都是围绕着手头的工作。

这些在衡量孩子已有的状态的同时,也给了爸妈一个以后强化的标准,比如孩子工作专注力不强,以后就提醒他,怎么更专注。

比如说:kiki你今天特别认真,一心一意的在绘画。你知道吗?你现在就像一个真正的艺术家,因为艺术家对自己要做的事情都非常专注,不管再好玩的东西找他们,他们也一定要先把自己要做的事情做完。

这样,一种正向的强化,让孩子明白工作的时候,什么才是好的状态。

 

举个例子:

 

上面是kiki前几天的一幅画,他告诉我,他画了马的倒影。很显然,这项技能是以前没有的。

那我们这一点就要强调出来,kiki这是你第一次画马的倒影,我看你是用了对称的方法,这个是艺术家的画法。

kiki的图片里有很多的细节,比如倒影他是通过下面马前面的小水坑来表示,马是在里面出现的倒影。

在孩子绘画技能的提高上面,可能父母要更敏感,这样才能更能激发孩子创新的动力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