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4、风的形成

 

KI妈说

 

之前出过好多期关于天气的科普游戏,天气的变化,启示就涵盖了很多自然现象和科学现象,引导孩子关注身边的变化,引导他们的思考。

 

这次接下去,继续开始风的专题,我们将通过实验、手工、诗歌、绘本的方式,对风进行深入的观察。

 

在这次的手工中,最让我感动的是,kiki居然自己也提供了一个实验方法,验证风的存在,并且详细的说出了步骤。实验可以锻炼一个孩子的逻辑思维,这点我想可以肯定了。

 

跟kiki一起聊聊风

 

一开始,我坐在kiki旁边,让她闭上眼睛,伸出手来,跟她说我要送给她一个礼物。

于是kiki闭上眼睛满心期待。

 

我在她的手心,轻轻的吹着。

 

然后跟她说,这就是我送给你的礼物,你知道是什么吗?

 

“风”她笑着一下子说出来。

 

于是,进入正题,开始跟他讨论风。

 

问题设置:风是什么样子的?哪里会有风?

 

显然kiki对风已经有了自己认识,风看不见,风是空气。问问她,哪里会有风?她说了一堆,外面会吹风、嘴巴里也可以吹风、空调、电扇都可以吹风。风吹在身上很舒服。

于是她还在我的脸上,学着我刚才的样子,吹了一通。

 

 实验:风是怎么形成的?

 

 

准备材料:一个矿泉水空瓶、一个气球、一个能装矿泉水瓶的容器、一瓶热水。

 

风可以理解为空气的流动,大自然中的风,是上下冷热空气对流形成的。挥动手臂就可以产生风,跟kiki解释,当手臂在动的时候,空气也会动,空气动了,风就来了。

 

然而大自然的风,是因为我们地球上的温度高,空气热了就往天上走,然后天上的冷空气就下来了,于是就这样循环,产生了风。

 

为了解释的更明显,就跟kiki做了下面这个实验:

 

空矿泉水瓶口,套上气球,问问kiki里面装的什么?kiki说是空气。

 

 

于是我把矿泉水瓶放到热水里,这时候,瓶口的气球开始鼓起来了。

 

 

跟她解释说,下面的空气被加热了,于是往上升,一直升到了气球里面,这就是为什么地球上热的空气会向上升。

 

实验:风能把什么吹起来

 

 

跟kiki一份清单,让她按照上面的找材料:

于是,一会儿,kiki就找了一堆。

这个实验的目的,是让kiki清楚物体的轻重和形状,跟被风吹起来的关系。

 

 

 

前面是预测,后面是实验测试。这个其实批判性思维里面也有的,假说/预测,验证。

 

kiki自己思考着,填写。

 

结果发现预测的和验证的差距很大,不过,我相信她已经意识到,自己的感觉也会有错误,需要通过实验来验证。

 小环节:kiki设计的实验

 

受我的影响,kiki也说出了一个实验。

 

她说:把纸撕成小片片放桌上,然后把纸巾盒从高处丢在小纸片上,结果小纸片都飞出来了。

 

我们也按照她的思路,做了这个实验。

 

 

可惜扔纸巾盒的没有拍下来,撕的小纸片越轻,越明显,小纸片飘的越多。简单的说了,运动的时候,空气在流动,产生的风把纸片吹走了。

 

对kiki来讲做实验是其次,最难能可贵的是,因为做实验锻炼出了逻辑思维和动手操作能力,这两项才是我最看重的。

 

 买了很多风车,今天做一个

 

 

实验材料:卡纸、纽扣、铁丝(或者大头钉等)、冰棒棍、剪刀、画笔

 

kiki非常喜欢风车,但是从没有自己做过,于是,这次我们自己做了小风车。

将卡纸剪成正方形,按两条对角线剪出四条线,然后沿同一个方向,把四个角穿在铁丝上。然后按上冰棒棍。

 

 

 

 

我们一起拿到风扇前,看着风车转动的样子,非常有成就感。

 

 

关于风的一首诗

 

 

跟kiki说,我们古代的大诗人,很喜欢写风的诗歌。我来念一首,你能听出诗里面那些是你熟悉的?

 

kiki说听到了山、风、西湖和杭州,我想以后的活动中,也慢慢的融入诗歌,让kiki不同角度去认识同一个事物。

 

我选了林升的《题临安邸》

山外青山楼外楼,西湖歌舞几时休?
暖风熏得游人醉,直把杭州作汴州。

 

然后又给kiki放了一首歌曲,将这首诗唱成了歌,更方便她记忆。

下期,还是继续风的专题哦,下期会介绍一些比较好的绘本。 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