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们希望给孩子的东西是最新鲜,最一手的。我们的孩子有很多的玩具,有很多绘本,很多电子产品,但却没有机会或者时间去观察身边最鲜活的东西,一只蛾子或者一群蚂蚁。
上次露营,同行的四年级孩子的爸妈问我,怎么提高孩子的作文水平。其实,我想说,最重要的就是观察。
但是,对于四年级的孩子,他已经不会对很多细节产生兴趣。我带着他们寻找昆虫,kiki对身边的一切都充满好奇,但对于一个四年级的孩子,她很难对观察一个动物投入极大的热情。
很多孩子都喜欢画画,也有很多爸妈希望孩子能够在绘画上有所提高,报了课外班。但是,我们最容易忽视的一个地方,就是观察是画画的基础。
我们希望孩子的绘画有更多的细节,希望孩子能够用到更多的想像力。但是我们不知道,这些想像力根源于现实生活中的印象,对现实生活观察的越多,绘画的细节才会更多。
(我们发现七星瓢虫的斑点竟如此对称)
4-6岁的孩子,是观察能力最敏锐的时候,也是最容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的。他的感觉器官随时准备着做新奇的探索,特别的声音,奇怪的味道、特殊的场景,这些感觉体验都会在他的脑海中留存印象,成为他日后创作的源泉。
-----------
为观察昆虫,自己设计素材
5岁半的kiki,在很小的时候,就有意的被引导观察各种生活中的小生物。我们曾经观察过水生物,观察过蚕、观察过青蛙……
但是我始终认为这些经历过于碎片化,织不成一张大的网络。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些大的经纬,框架,引导她从繁复的世界中慢慢找寻事物间联系着的本质,并最终依靠自己,去编织建构这样的网络。
昆虫是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,也是最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的。所以,我们最开始从观察昆虫出发。
因为希望孩子能够更系统的建立对昆虫观察,并且慢慢的开始逐步深入。我希望她能够把自己的观察结果建立小档案。
网上的某些素材已经不能够支撑我的这些想法,所以,关于昆虫观察的素材,我全部自己设计制作。这也是近期更新较少的原因,我把很多的精力花在素材设计上。
以下为如何观察昆虫,以及如何使用原创素材
------------
了解昆虫在动物界处所位置
昆虫很好捕捉,准备一个网兜一个透气的小瓶子或者透气的宠物箱,就可以找到一些,必要时准备一些镊子。
每次捕捉到1-2只昆虫之后,我们基本上就会仔细观察,做一些记录,最多过两天就会放走,有时候观察完了,直接放生。
日常生活中,我们见到昆虫、蚯蚓、蜘蛛、青蛙这些,但是通常孩子不会明白他们之间有什么联系。你知道蜘蛛不属于昆虫吗?昆虫一般分为头、胸、腹,有6条腿;而蜘蛛却是两个部分,头胸是一个整体,蜘蛛有8条腿。
我们发现自然界的生物差异如此之大,其实我们可以将他们分为好几类。
我们希望孩子能从生物的整体出发,有一个全局的观点。在这样的框架下,他自己去去关注事物之间的横向、纵向的联系,做更有质量的探索。
于是,我参考了很多书面材料,花了一整天的时间,自己设计了这份动物的分类图。
(每份有三张纸,用铜版纸打印后,拼接成一大幅分类图)
(上图为拼接后的效果,无缝拼接)
这份图册版本是中文版和英文版分开,并附有操作图。当孩子对动物观察了比较多之后,可以拿出操作图,将卡片剪切下来,自行将动物图片放置到对应的类别中。
(以上是英文版的,还有中文版在素材包中)
动物主要分为有脊椎和无脊椎两大类,而脊椎动物又分为温血和冷血,在这样的脉络下,我们会发现,很多动物的特征就愈发清晰明显。
这样的分类,也是为了后面,我们讲到的生命起源做前置准备,动物一开始是通过外部的硬壳来保护自己,慢慢的有一种鱼,体内生长出了支撑物,慢慢的脊椎动物才开始繁衍壮大。
关于这份图册的使用提醒:
在初期,这份图册只是一个参考,帮助孩子了解到他观察到的动物大致属于哪一类。
当孩子观察了昆虫、蜘蛛类、爬行类、哺乳类这些多的种类之后,开始引导孩子去思考他们之间的区别,并进行类别的分析。(到这一步,后面会有相应的主题游戏)
这份图册一直会是一个工具,刚开始拿到图册的时候,不必要让孩子记住每一项分类。只需要给他的一个大概的框架,动物的分类,往后在观察的时候,要经常拿出来进行参考。
---------------
第1次观察昆虫:用5感
观察昆虫的时候,我们将昆虫放在一个透明的容器中,方便观察。
第一次观察的时候,我们用自己的五种感觉器官来观察昆虫。
这种方法是延续了观察丝瓜和黄瓜的方法。“看、闻、摸、尝、听”。
我们第一次观察的是步甲,闻的时候就是臭,摸和尝是没有尝试,但是kiki在看的时候,观察到了很多的细节。我们用小纸条写下来,排列在相应的观察方式下。
因为有了细致的观察,在画下步甲的时候,kiki画的步甲的触须是很多倒三角形连在一起的,而不是简单的两根线。
我们观察到了步甲身上的花纹和颜色,帮助我们更丰富了画画内容。
昆虫的小档案,是孩子书写输入的开始。我会在纸上写好,让kiki抄在档案纸上,让他慢慢的对书写熟悉。
找一两个观察昆虫有趣的点,让孩子描述好,爸妈写下文字。比如,我们在观察步甲的时候,发现步甲臭的不得了,而且观察的时候,它拉了粑粑,几乎把我们臭晕,这些有趣的体验,就可以直接记录下来。
档案制作,最好是自己动手,不管做的好看与否,自己动手会更有趣。但是,为了省下大家的时间,我也做了几份档案页,大家可以将模块剪下来,贴在彩色卡纸上,也可以肢解在档案纸上写。
下图是我们观察一个剪刀虫。用的素材就是我设计的素材,这样会方便很多。
档案资料卡,鼓励孩子自己填写。因为蠼螋的字体太难写,于是写成“剪刀虫”这样的常用名。
档案我希望有一张实拍图。但是大家如果觉得麻烦,就可以手画一张简单的。一般仔细观察下来,基本上都能画出很多昆虫的细节。
最后将这些整合在一张纸上,编上号,就是一份昆虫资料。
---------------
第2次观察昆虫:整体到局部
并不是每次观察昆虫,都需要做记录。做记录是为了让孩子对如何细致观察昆虫有一个大致的框架,帮助孩子更好的观察。最重要的还是在孩子的心中建立起观察的秩序感。
如果每次观察都要记录下来,那么孩子就会有压力。
进行了2-3次细致观察之后,开始尝试从另外的角度去观察昆虫。
昆虫的最主要特征是身体分为三个部分。我们一直都是观察昆虫的整体,这次的观察,特点就是将昆虫分割开来。
因为我们不可能将观察的昆虫分解。所以,这个环节,我自制了卡片,将主要的几种昆虫,用拼图的方式,让孩子拼接。
并且对应相应的汉字和英文卡片。了解到昆虫的主要三个部分。孩子在练习的时候,将图片和文字打乱,让他们进行图片文字配对,这也是帮助在帮助他们进行汉字的认知。
拼图页面,将昆虫的各个部分拼接为完整的整体。
在这个认知基础上,再观察昆虫。这个时候,我们观察活体的是剪刀虫,我们尝试着去寻找它的这些部分。
素材中,我还做了一页图标,打印出来之后,能够剪下一些,贴在档案页中,做装饰。
档案册有一个封面,等装订成册之后,可以用下图做封面,kiki在框中自己写下名字。
档案不需要填的满满的,以孩子的兴趣为主。不要将做档案当成一种负累,孩子会失去兴趣。
--------------
第3次观察昆虫:故事输入
我们总是忽视了故事的力量,也忽视了榜样的力量。我们的孩子崇拜各种虚无的英雄,只是因为他们身边缺少这样有力量的英雄。
在昆虫观察里,我给孩子带来的故事,除了关于昆虫本身的,还有关于达尔文、关于法布尔,将他们的品质和趣事用简短的故事呈现。他们那些鲜活的例子,能够给探索中的孩子引导和力量,帮助他们去思考自己的行为和状态。
故事以故事卡的形式展示,打印下来之后,在合适的时间,给孩子读这样的故事。
我在给kiki读法布尔的故事的时候,她说,我听过她写的昆虫记。但事实上,之前kiki对这个不感兴趣。但是,故事之后,kiki希望我能够再找一些关于法布尔的故事,她非常喜欢听。
同时,我也将关于昆虫三个部分的说明,用孩子能够接受的语言来进行了改写,避免了百科全书的枯燥。这些小故事,给了孩子更多关于昆虫的小细节,帮助他们走向更深入的探索。
后记
昆虫的观察后续会从其他的角度出发,帮助孩子更细致的关注细节,同时,有更多有趣的昆虫小故事,配合主题在进行。
我们将这些档案都放在文件袋中,配上封面,当集结到一定的量之后,我们会装订成册,做成孩子自己的观察手册。
后续的观察会拓展到植物领域,帮助孩子构建起对大自然更全面的认知网络。
关于启蒙社交流群,如果需要加入,请联系ki妈微信号:maoerhutong。
今天进行昆虫主题
我想看观察黄瓜,丝瓜那篇文章,好像没有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