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妈说
说好的天气主题继续起来,上次我们简单的了解了一下生活中碰到的各种天气,kiki这两天也是一直坚持在记录天气的情况,这几天杭州的天气一下子变得好冷,下雨比较多,所以,今天想重点跟kiki一起了解一下雨是怎么形成的。
接上期天气启蒙的内容:
-1-
一起听歌曲《It’s raining,it’s pouring》
非常经典的一首儿歌,又非常契合我们这个关于雨的主题,一定要跟大家一起分享。
It’s raining, it’s pouring,
(And) the old man is snoring.
Went to bed (and he) bumped his head,
(And he) couldn’t get up until morning.
Rain, rain, go away,
Come again some other day.
两个可能的生词:
snore 打呼噜
bump 碰撞
这首歌是上世纪50年代,鹅妈妈出品的一首歌谣,我们经常可以在其他的动画片里听到这首歌的旋律,我准备在下雨天的时候就跟kiki一起哼起来。
-2-
做一幅雨的喷画
跟孩子一起聊聊雨天,想想为什么会下雨
ki妈:你喜欢下雨吗?
kiki:我一点也不喜欢下雨,都不能出去玩。
ki妈:那如果想要出去玩的话,你怎么办呢?
kiki:我要打伞啊,穿雨衣,穿雨鞋啊。
ki妈:嗯,那把你下雨时候出去玩的样子画下来吧
于是,准备好纸笔给kiki,让她画画。
kiki画了一颗大树,还有树下的自己,打着一把伞。
准备了三种颜料,用吹画的方法来画雨,结果,发现,这样吹着看起来特别乱,一点不美观。
这一点也不像雨,倒是像烟花。
于是我们又想了一个办法,吹画的时候把画倾斜。这样就需要kiki重新作画,而且这次我要求她把自己画小一点,这次kiki画了一个穿着雨衣的自己,一气呵成。
按常理,穿雨衣的kiki身上都不会淋到雨,于是,又在纸上描了个跟轮廓相符的纸片贴上去保护起来。
这次选了紫色和蓝色两种颜色来玩,我们又准备好颜料在纸上吹,把画斜起来,然水滴顺着纸往下,雨滴就自然往下,形成雨水的轨迹,kiki吹的很认真。
完成之后,把纸片揭掉,kiki又给自画像补了一下线条(她要自己补,觉得我不知道她是怎么画的)
快完成的时候,kiki也不停的说,看起来真是太美了。
-3-
演示“下雨”的小实验
既然是关于雨的主题,那我们就演示一下雨是怎么滴下来的,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有趣,但是又能够让kiki更直观的了解到雨是怎么下下来的。
关于下雨的问题有这么简单的一段对话:
ki妈:kiki,你知道雨是怎么下下来的吗?
kiki:天上掉下来的。
ki妈:那什么时候会下雨呢?蓝天的时候会下吗?
kiki:不会。
ki妈:那什么时候会下?
kiki:天气很冷的时候会下。
ki妈:那夏天的时候很热,是不是就不下雨了。
kiki:不会。
ki妈:那什么时候会下?
kiki:天气冷的时候。。。。。
ki妈:那我们做个小实验来看看吧。
准备材料:一个玻璃杯、颜料水、泡沫洗手液(最好是爸爸的刮胡泡沫)
杯中盛好水,一次性杯子中调好颜料水,我们选择了紫色。然后把泡沫打在水面上。跟kiki说:这个就是天上的白云哦。
将颜料水滴在云朵上,这时候,提醒kiki认真看,雨就快下来了。慢慢的云朵上的颜料水越来越多,然后终于落下来了。
看着颜色在水中袅娜的身影,Kiki 都看入迷了。跟她说,云里积攒的水越来越多,终于云朵承受不住了,就变成雨落下来了,就像这个紫色的雨一样。这个简单的游戏很讨Kiki 喜欢,我们一连操作了三次才结束。
虽然kiki还不一定能够真正明白下雨是怎么回事,不过通过这次简单的展示,我想她已经有了一个粗粗的印象,也许下次,她看到下雨的时候,会想的更多。
关于天气的主题还将继续,请大家继续关注哦,气温观察继续记录起来吧。
为什么会形成雨?
雨是一种自然降水现象,是由大气循环扰动产生的,陆地和海洋表面的水蒸发变成水蒸气,水蒸气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遇冷变成小水滴,这些小水滴组成了云,它们在云里互相碰撞,合并成大水滴,当它大到空气托不住的时候,就从云中落了下来,形成了雨。
太棒啦 前两天娃还问我 今天为什么下雨 赶紧做起来
特别喜欢这个实验,我儿子最近总是唱rain rain go away,也是很不喜欢下雨,尤其害怕打雷,这个实验刚好可以让他理解为什么会下雨,太棒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