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、大雪

转眼到了大雪,气温刷刷的下降。

先知道了节气,才看的天气。大雪节气这天居然预报有雪。

虽然雪是没有积起来,但是也不由得深深感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。

节气启蒙做了有十几期,从小到大,也没有像今年这样,那么细微的感知到草木枯荣,播种与收获,气温由暖到热,转凉再变冷。

现在当我问kiki,现在是什么节气了,她能脱口而出,小雪,或者大雪。

我们做节气启蒙最重要的还是让孩子去关注我们身边的事物,那些习以为常,却又值得探究和回味的自然,那些在此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人类的文明。

本期的重点是了解大雪节气,除此之外,我们围绕着大雪第三候的荔挺出,做了一个探究性的学习:冬天的植物发芽吗?

这个主题探究,也将作为后面植物模块的启动。

 

#认识大雪#

 

 

准备素材:打印素材,如上图

1、跟孩子聊天:聊最近的天气情况。

这次大雪的节气特征非常明显,一到大雪就立马降温下雪。当我跟kiki说起,现在是大雪节气,你觉得这几天跟小雪时候比,天气如何。

kiki立马说:我感觉特别冷,要穿很多衣服。

2、介绍0摄氏度气温。

问kiki:你知道,水什么时候会变成冰?

kiki不了解。我给了她几个选项:0度,10度,20度。

她立马说0度。

我说:说对了。人们把水变成冰的温度,就叫做0度。

你看,今天下雪了,也就是落下的雨水会变成冰。

大雪节气,我们这边的气温接近0度,有些地方甚至比0度还低。

所以,很多地方就会结冰,下雪。

3、认识”冷“汉字。

上个节气我们认识了雪,所以,这次kiki已经完全认识了雪。

这期我们要学习的汉字是“冷”。这个字是非常贴合冬天的这个季节。

 

仌,表示结冰,令,促使,好像是一个人的在发号司令,表示促使结冰的天气。表示,天气深寒,使水结冰,后来变成“两点水”。

让kiki在纸上圈出以前认识的一些字。

#大雪三候#

 

 

准备素材:打印素材2

1、打印好素材放好,跟孩子聊:“我们知道,每到一个节气,我们都可以观察到大自然中发生的变化,花草树木、小动物、还有天气都透露着这个节气的小秘密。

我们来看看大雪是有哪些候呢?

2、一候,鹖鴠不鸣。

鹖鴠是一种野鸡,长的很漂亮。他们在这个时候觉得天气太冷,连叫都不叫了。

3、二候,虎始交

老虎们在这个节气,开始找女朋友或者男朋友,他们并不怕冷。

4、三候,荔挺出。

这个时候,有一种草叫荔,他们居然不怕冷,在这个时候发芽了。

这个问题上,我们有了延伸。见游戏2

5、孩子的所见所闻,也可以写入下面第三张纸上,做记录。

 

#探究观察:冬天的植物也能发芽吗?#

准备材料:户外半小时,小铲子,小盒子装植物

1、提出讨论:刚才我们的节气三候里讲到第三候,荔挺出。说的是这种荔的植物在冬天会发芽。

你觉得植物在冬天会发芽吗?能讲讲你的理由吗?(孩子会有各种的回答,你不能直接给出答案,但是你可以给你自己的观点。)

那么你怎么来证明你的想法是对的呢?

(给孩子思考1分钟。)

说的没错,我们可以到自然中去观察,还可以做实验,还可以查资料来证明我们的想法,也许还有其他的方法,我们还没有想到。

2、那什么是发芽呢?

还记得刚才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吗?

在我们要验证这个问题的时候。我们先要弄清楚。到底什么是发芽?

你能告诉我吗?

kiki立马在纸上画了出来。

他说有泥土,种子在泥土里面发芽。泥土就好像是妈妈的肚子,于是特意将土地画成了一个母亲的样子。

我给出图片,什么样的植物是发芽的。(这些图片,我现在都不大印,直接放在ipad上展示)

 

有些是种子在发芽,也有些是树枝上长出了小芽。

好的,那我们就找找看外面有没有冬天发芽的植物。

3、户外采集:大雪气候冷,主意户外的时候要保暖。我和kiki都带上了手套。

户外探索大约半小时左右。也是让孩子真正感觉大雪的气温和自然界的状态。

我们在小区里探索。将发芽的小植物收集到瓶子里,带回家研究。

但是,我们发现,真的非常难找到植物在发芽的。

基本上,植物都停止了生长,除了像兰花和鸢尾花这种的植物。

小区里的树,基本上都是凋零的状态,更别提有什么新芽。

上图是我们找到的蛇莓,他们在这么冷的季节结果,我想到了草莓是不是也快上市了。

户外很冷,如果找不到刚好在发芽的植物,可以采集一些嫩嫩的,幼小的植物。

2、半个小时之后,将采集到的植物带回家,可以用水把根上的泥冲干净。

问kiki,现在你觉得冬天的植物会不会发芽?

kiki说出了她的结论:会发芽,但是特别少。

再次讨论下这些植物有什么特别的地方,他们发芽的地方。

#观察记录#

准备材料:纸和彩笔

1、选其中的一颗植物,也可以让孩子自己挑。

让孩子画出,这一颗植物长大以后会是什么样子的。

kiki选择了鸢尾花。在旁边画了一颗小的,然后画了一颗大的开花的做对比。

 

 

2、让孩子挑选出,有没有植物会长大成为一棵树的?或者问,你觉得,这里面的植物,哪个会长成最大的,会大成一颗树吗?

让孩子画出,如果她变成了一颗树,会是什么样子的。

 

3、这里有个关于绘画的引导。

这幅画中,kiki原本也是线条画画完,就说画好了。

我跟她说,你画的很好,但好像缺了点什么。

你看,我们每样东西,都不是单独存在的。

比如kiki,你的后面有门。所以,门是你的背景。

比如妈妈,后面有椅子,凳子,所以,这些是我的背景。

你画中的树,它的背景是什么呢?

kiki明白了我的意思,就给树画了背景,它将树放在路边。所以,背景是一条小路。

这样的绘画算是一幅比较完整的。

等kiki画完之后,我跟她聊,有时候背景是具体的景色,有时候,画家会直接用颜色来做为背景。

关于绘画中的背景这个问题,后面会出一个主题来跟孩子去玩。

最后,观察后的植物,我们将他们种回到土壤里,或者自己家的花盆里,可以继续观察。

(kiki不喜欢去掰树枝上的嫩芽,他觉得这样伤害植物,按照她的想法的去做。)

1人评论了“15、大雪”

  1. 我们在上海,南方的四季不分明但也明显感觉天气冷了。除了感知温度,寻找发芽的植物(也可能找到开花的),还可以结合本地的民俗,腌制萝卜干,搭建暖棚。女儿养了小仓鼠,也要给它加棉被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