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3、印象派梵高

KI妈说

ki妈的一周亲子游戏规划,差不多是一次艺术启蒙、两次英语启蒙、一次工程启蒙、再加一次户外的游戏。

 

最初的游戏内容比较长,不适合上班族的爸妈,慢慢的调整到现在,基本每一个小主题都控制在30-40分钟,材料都是以最简单的为主,我记得年前买了一次关于手工的小材料,还有一些卡纸,淘宝基本有,有的甚至都给你配置好了。一直到现在,有些材料可以循环利用,所以,素材还有很多。

 

关于早期儿童的艺术启蒙,我也翻看了一些书籍,下次总结起来给大家一起分享一下,始终认为早期儿童的艺术启蒙非常重要,除了养成孩子涂涂画画的习惯之外,还能锻炼孩子的专注和观察力,在一次次周而复始的亲子游戏中,我也能明显能感觉到kiki的精细运动技能在不断的提升。

 

 

这周的艺术启蒙还是以印象派为主,因为再过一周就可以看印象莫奈展了,虽然kiki不待见莫奈,所以,我们这周还是以印象派的梵高为主。kiki很喜欢梵高的作品,特别是那幅星夜,所以,她对梵高一定不排斥。

 

梵高非常热衷于自画像,在他短短的10年绘画生涯中,他在三年里就给自己画了42幅自画像,所以自画像是梵高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。所以,今天的主题就是跟kiki一起欣赏梵高的自画像,并画一幅自己的自画像。

 

1 画一幅自己的自画像

 

在开始这个小活动之前,先拿出纸跟笔,让kiki画一幅自画像,然后看完梵高的作品之后,再画一幅,这样可以前后对比。

ki妈:kiki,你以前有没有画过自己啊。

kiki:画过的,画过好多呢。

ki妈:那你今天能不能画一幅自己啊。

kiki拿起笔就开始画起来。最近这段时间,kiki公主心爆棚,所以,她把自己画成了爱莎公主。

 

 

 

2欣赏梵高大师的自画像

 

考虑到梵高的自画像对kiki来说可能不太具有吸引力,所以,还是从一个小小的故事来出发。拿出了kiki最喜欢的梵高的作品《星夜》,开始了下面的对话。

 

 

ki妈:你是不是很喜欢这幅画啊?

kiki:是的。

ki妈:你能看出里面画的是白天还是黑夜呢?

kiki:是晚上,因为这个树是黑的,而且还有月亮。

ki妈:嗯。画这幅画的艺术家叫梵高,这个梵高先生跟你一样,也非常喜欢画自己。你想不想看看他给自己画的画呢?

kiki:想。

ki妈:梵高先生也很想知道你喜不喜欢他的画呢,想听听你的看法。

 

(我拿出了整理好的几幅梵高的自画像,特地挑了几幅梵高不同时期的自画像。一开始的梵高刚刚进入社会,他把自己尽量画成绅士的样子,后来的梵高慢慢的开始追求自己的精神世界,他经常把自己打扮成农夫,那个时候有很多的金黄色的麦田画就是那个阶段创作了,所以他的金色为主的自画像就是那个时期创作的,一个农夫的模样。

 

另外一幅蓝色背景的自画像,跟星夜的风格很接近,是梵高晚期的作品,出现了螺旋壮的背景。还有一副是梵高自割耳朵后的自画像,背景是屋子中,有点像他画的一幅小屋静物图)

 

 

kiki觉得这些画的不是同一个人,于是我跟她解释,这是梵高先生画的不同时期的自己。每个人都会有变化,就像kiki小时候跟现在也是不一样的。

 

引导着kiki看看不同时期的自画像,梵高先生都还画了哪些画,我们从电脑上去翻看了一些。

 

 

比如金色系自画像,我们就找到了那个时期梵高的麦田作品。

 

 

 

 

而蓝色背景的,很自然跟《星夜》联系到了一起。最后的耳朵受伤后的自画像,背景是屋子,跟他那个阶段喜欢画小屋静物图分不开。

 

 

 

简单的跟kiki一起聊了一下这些自画像的背景,梵高的自画像充满了他的生活、绘画、思考的印记。

 

3画一幅自画像

 

梵高的自画像清一色都是以上半身为主。跟kiki一起对比着:kiki画的自画像都是全身的,而梵高先生的自画像,都是半身像,只有头和上半身,所以这次,kiki的自画像也要是一个半身像。

 

 

kiki对螺旋状的图案印象很深。

 

 

 

当然,后面还要给自画像画上颜色,这次用的是手指画,照样kiki自己挑选颜色,她选择了紫色、红色以及蓝色。

 

 

 

 

跟大师的作品摆在一起。

 

 

4后记

 

孩子的绘画,不管画成什么样子,都是孩子的成长轨迹,跟kiki欣赏一起的名作欣赏也只是为了多一个角度去接近大师,希望对他们的艺术启蒙所有帮助,至于真正帮助有多少,从功利角度上来说,很多时候也并不一定能衡量,也许没有帮助,也许他的作用已经润物细无声的到孩子的意识中去。

 

当然,还有一个最简单的衡量标准,那就是:在跟孩子玩的过程中,孩子感兴趣吗?开心吗?专注吗?如果,做到了这些,我想这就是一次成功的亲子活动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