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是装备竞赛娃,佛系父母怎么做好幼小衔接?

只要方向对了,哪怕每天只行动一小步,也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未来。

 

下午就出发去美国,大概有半个月样子,这次是纯粹的旅行,探险美国西部的若干国家公园,但是这次我也准备把电脑带过去,有空闲时间就办公。

 

我自嘲,披着全职妈妈的外衣,整的比上班妈妈还忙。

 

的确妈妈这份工作很辛苦,很多人说,宁愿去上班也不愿意在家带娃。除了家中的一地鸡毛之外,全职妈妈终究还是弱势的群体,倘若经济上少了独立的来源,仿佛跟着家里的话语权也丢了。

 

这也是我不鼓励大家把工作辞掉,去当全职妈妈的原因。遇到家庭理解的,那么自然是两厢欣然,遇到不理解的,很可能就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活了。

 

所以,妈妈们,在为孩子打算的时候,也不要忘记了自己的规划。

 

就像我文章开头所说的,只要方向对了,哪怕每天只行动一小步,也比站在原地更接近未来。

 

我应该算是佛系妈妈里最鸡血的,鸡血妈妈里最淡定的。

 

我的鸡血是至始至终都一直在陪伴这间事情上没有间歇的持续推进,这才有了小程序中如此之多的主题类游戏,涵盖基础学科、通识教育、大艺术和父母的自我成长这四大类。

 

顺带,自己还接受了超高强度的蒙台梭利小学教程的培训,至今还迷失在浩瀚的作业中。

 

但是我却让孩子上了公办的小学,这是有一些爸妈不是特别理解的,并且还有些表示可惜了孩子。

 

要知道我们这里的妈妈,为了让孩子能够顺利加入一些热门的民办学校,中班结束的时候,就跑去上该民办小学对应的幼小衔接班,一般来讲,只要占了那个坑,基本上就可以上那个学校,这是我之前就听说的。

 

Kiki的小学学区属于中等偏上,今年的公民同招,倘若我选择了民办,那么如果失败,很有可能,连本学区的公办都上不了。但是,这些也都不是主要的原因,一般来讲,如果你下定决心做一件事情,是不用考虑这些。

 

真正决定我最后选择门口的公办,还是因为路途近,同样也是因为我希望在小学的时候,也能够依然有时间来陪伴孩子进行一些家庭的补充学习。

 

所以,我从下定决心给孩子上公办小学开始,其实是给了自己更重的担子,以及对孩子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

 

话又说回来了,如果觉得把孩子送去民办小学或者国际学校,就觉得一劳永逸的,恐怕也是得失望了。因为孩子的各种问题而焦虑的父母亲依然很普遍。

 

焦虑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迷茫,因此容易被周围的人影响,看到各大朋友圈的流水,看到身边的其他父母忙着报各种各样的班,于是就跟风了。随大流,总不会错,要错也是大家一起错,这是一个很讨巧的方法。

 

所以我们会发现,幼升小整的好像是装备竞赛,大家纷纷在抢跑。大环境如此,那些起先没跟着跑的,也不得不跟着大部队一起往前,不然就会掉队,这些也都是情有可原。

 

如果您的孩子一直都是这样的抢跑状态,那一直保持这样的状态,对于孩子来讲,可能也是一个比较顺其自然的状态。

 

以下我分享的这些内容,主要是针对佛系爸妈的,幼升小要做的一些准备,这些也同时是对我一些提醒。

 

1、幼儿家庭教育和小学家庭教育很大的区别

 

0-3岁,我还是很认可亲密育儿法,基本上,父母对孩子的需求是百分之百的回应,因此建立起孩子对父母的信赖感和亲近感。

 

在这种氛围中,孩子会更有信心进行更多的身体和环境的探索,因为他们感受到了安全。

 

0-3岁的孩子更多的是个人官能的开发,秩序感的建立,这个时期的孩子,更多的面对的是个人的成长,跟外部的环境交流并不会太注重,这也是为什么,大家会感觉到,孩子跟孩子在一起,更多的也是各玩各的,如果一起玩,就会抢东西。

 

像自发的合作这种的出现,可能会到中班的时候才会真正出现。

 

这并不是因为孩子的社交能力弱,而是,孩子那个阶段的探索,主要是向内的。

 

在这个阶段,个人对kiki的陪伴除了形影不离之外,有很多的户外活动,但是没有对孩子进行系统的启蒙活动,除了2岁半之后,对孩子有意识的涂鸦习惯的培养。

 

3-6岁,是主动探索环境,跟环境建立关系的阶段。这个阶段中,慢慢探索社交关系,慢慢探索跟自然环境的关系,同时,对自己的官能进行更细致的探索,特别是手部的精细动作,大肢体运动精确灵敏度等等。

 

所以3-6岁的孩子,需要给他们接触到更多自然的东西,更多形形色色的外部环境,来丰富他们对于世界认知的素材库。

 

同时,这个阶段也是他们开始去思考这些关系的起始点,很多为什么都是从这时候开始的。

 

著名的教育家哲学家卢梭,说过一句非常重的话:在儿童时期没有养成思想的习惯,将使他们从此以后一生都没有思想的能力。

 

我们可以想象出,卢梭这句话背后的原因,其实就是在自主思维的重要性,如果你把孩子的空余时间排布满,孩子很少有时候进行自我思考。

 

我想,以前,即便教育的普及度很低,但是,各领域的大师层出不穷,到了现在,学的东西越来越多,真正有思想的大师却越来越少,也是这方面的原因。

 

这也是为什么,教育部非常反对抢跑的原因,把下一个阶段孩子的发展任务提前到这个阶段来学,势必会导致这个阶段孩子的发展任务的缺失,成长不可逆,大家要自己权衡。

 

所以,3-6岁的阶段,依然是给孩子自我发展的宽松环境,让孩子在这样宽松的环境中,去尝试建构自我的认知网络,非常在这个阶段给孩子播下各种兴趣的种子。

 

到了6-12岁,也就是小学阶段。这个阶段,孩子的思维能力已经逐渐加强,他们在3-6岁接触了很多形形色色的现象,开始尝试更深入的探索和寻找答案。

 

需要更细致的探索,需要有基础的工具,语言和数学就是,所以,小学的很大一部分,就是帮助孩子学习基础知识,这块特别重要。

 

现在的小学的在校时间普遍比较短,一般是早上8点多到下午3点多放学,所以,我们会发现,孩子有很多课外的时间。

 

课外的时间,我可以理解为,对课堂知识点的复习,并且进行阅读以及相关知识的拓展。

 

我买了全套小学数学和语文教科书,我们会发现,其实知识点之间还是很零散的,这时候,如果我们有一条大的框架脉络,其实对孩子梳理知识是更有帮助的。这也是为什么我很重视宇宙教育的原因。

 

在基础知识这个问题上,每个学校都一样,无非是公办学校慢一点,民办学校快一点而已,民办学校作业多一点,老师抓的紧一点,公办学校抓的松一点,作业少一点。

 

毕竟孩子们的时间是有限的,要想学得多学得好,无非就是把别的孩子玩的时间多花在学习上。当然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,是学习习惯的培养,这点,我后面还是会跟大家详细探讨的。

 

所以,小学阶段的任务重点,不再是开放式的随意探索,而是看似枯燥的基础知识的学习以及知识和思维深度的持续发展。这个阶段,如果孩子在小的时候,播散到了足够多的种子,他们对一些知识点的兴趣就会呈现出更多的热情。

 

2、承认孩子的不完美

 

我们不是完美的父母,孩子一出生的时候,他们给了我们新的希望,他们就好像是一颗明珠,我们深怕会埋没了他们。但是越到后面,我们越会发现,我的孩子其实很普通,放在人堆里面,也不出众,甚至有很多缺点。

 

很多人都说,你这么认真的引导孩子,孩子一定很优秀。但事实上,她就是一个淘气的孩子,有时候有点小聪明,有些事情上面又开窍的晚。喜欢的事情上面也许会很认真,但是抄抄写写的任务,却发脾气不写。

 

哦,她不是个天使宝宝,一样是个不省心的娃。

 

我觉得认清事实吧,我们都是普通的人,孩子也一样。但是,不一定普通就注定平凡,这种不平凡的设定,其实就是让孩子真正做自己,找到自己的优点和兴趣,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到最大,如此,就是一个不平凡的人生了。

 

所以,当我们面对小学阶段的孩子,当他们面对各种作业问题的时候,多一些包容和耐心,并且努力帮助孩子找到属于他的发力点。在这个时候,跟风可能只会让你浪费掉很多的时间,这时候,需要不能像幼儿园时候跟风而走了。

 

3、学习态度的端正

 

幼儿园时候,我们一直强调学习就是玩,兴趣为主,当然小学的时候也是一样。只不过,这种玩的态度,却是需要调整过来了。

 

基础知识的学习,最讲究的是周而复始,循序渐进。这种不断的学习新的知识,然后进行复习,然后又学习新的知识,其实一开始对孩子而言,会比较痛苦。这也是为什么弹琴这样的学习对孩子来讲很痛苦的原因。

 

孩子生性好动,静不下心,是正常的。

 

我想,这可能是孩子不能适应小学生活主要的一个地方。因为幼儿园的阶段,他们是自由散漫惯了。

 

关于这点,我这里不细讲,细讲下去,本文的篇幅就太长了,但是后面我会出一期的时间跟大家一起探讨,也请一些过来人一起分享。

 

特别是孩子表面上做作业很顺从,但是内心其实各种排斥,心不在焉,然后错误频出的状况,该如何处理的问题。

 

4、学习习惯的养成

 

好的习惯养成是需要有一个好的环境,家里的学习环境有没有建立好呢?

 

上次参加了小学的开学的座谈会,校长就说过,尽量少一些环境的干扰,如果孩子写作业,旁边又放了很多玩具,他可能写着写着就玩玩具去了。这也是成年人的通病,事情做着做着就刷手机去了。

 

在暑假的时候,我跟孩子说,你每天早上的计划告诉我,先把你认为最重要的事情做完,然后完成今天的作业任务。(暑假里这样做是有原因的,因为我发现,如果先做作业的话,孩子每天就等着你给他布置任务了。而我,希望孩子更有主动性去思考自己要做的事情。)

 

但是,到小学的时候,是一定要规定孩子,先要把作业做完,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。

 

因为事情的优先级,永远是最重要最紧急,然后才是最重要不紧急的。而小学,学校的任务优先级是最高的。

 

5、练习的重要性

 

我们在幼儿园阶段会强调兴趣为导向,练习不会给很多,但是,小学阶段,我们需要对练习引起重视。

 

记得当时我们美国的小学里观察,老师最常提醒学生的就是练习很重要。重复的联系固然枯燥,但确实是掌握知识的必经之路,尤其是掌握基础知识。

 

所以,我们也会发现,后续我们的英语和拼音的课程也会有一些配套练习。

 

学习基础知识比较好的一点,就是不管你怎么样的方式做,只会让你的基础掌握的越来越牢固。

 

6、我做的准备:

 

最近公号更新比较慢的原因,也是因为我把更多的精力花在英语和语文的基础学科上了,因为小学中,基础学科是重点,打基础很重要。

 

蒙氏的小学课程非常适合作为传统小学的补充,但是这个系统特别庞大,最近一直在梳理。

 

这也是我后面的一块重心,将这些课程做出一个个模块跟大家分享出来。一旦整理出来之后,后续只要按部就班的进行就可以了,这也是我选择公办学校的一个原因。

 

题外话:

 

Kiki很喜欢角色游戏,前段时间,也很热衷于扮演一个妈妈的角色。她的印象中,妈妈只需要照顾宝宝就好了。我说,照顾宝宝需要花费很多钱,你的钱从哪里来,她说不是有爸爸吗?

 

在她的印象中,妈妈其实就是一直在家里照顾家庭的,其实,我内心很不希望她这么想。但是,我也没有多说什么。毕竟理解这些,是需要阅历的。

 

最近这段时间,我注册的公司审批下来了,跟Kiki聊起这件事情,Kiki大吃一惊,居然用很成熟又带着兴奋的口吻说:“想不到,我的妈妈居然也开公司。”连着说了好多遍。

 

我想,在这点上,确实是颠覆了她的想法。我们总是希望孩子尝试各种的可能性,殊不知,身边人的所作所为,对孩子的影响是最大的,此时的一个行动胜过彼时的千言万语。

 

成长,不仅仅是孩子,也是我们的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