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1、汉语拼音启蒙专辑开篇

最近跟朋友聊到幼小衔接,她说带孩子出去上拼音班,基本上是10天样子,老师每天都要教很多内容,基本上两周全部教完。

问孩子怎么能记得住那么多?她说如果你家长不回家慢慢的教孩子,做作业,最后基本上也都忘的差不多。但是好处就是孩子有了一点基础,后面再学可能会快一点。

看了一下拼音,其实内容并不难,23个声母和6个单韵母,17个复韵母,配合声调组成了各种读音。

我准备开这个汉语启蒙专辑,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语言的学习是一个很持续的过程。如果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坚持,可以加入微信群,微信:maoerhutong,我来邀请入群,后续会通过小程序的主题打卡,将任务分解,来跟大家一起坚持。

本期是汉语启蒙的开篇。我们再给孩子介绍一样新事物的时候,不仅仅是告诉孩子这是什么东西,你怎么学?

而是要让孩子知道,这样东西是怎么来的?为什么要这么来,有了哪些变化。用历史的发展观来引导孩子,让孩子意识到,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,任何事物的存在,都会变化。

 

准备工作

1、打印资料:免费素材文末索取

2、准备几本书:包括古典作品、英文书、诸如西游记,英文绘本之类。

3、准备白纸和笔。

4、预备的知识点:汉字的演化,从甲骨文,金文(钟鼎文)到篆书、隶书、楷书、行书和草书。这块会在游戏1中讲到,大家也可以自行查阅资料了解。

 

游戏1: 文字的演化

准备材料:汉字的演变,打印出来资料后。剪切下来。

剪切下来之后,不是全部展示出来,当讲到具体字体的时候,给到孩子相应的字体。

给孩子来讲这样的故事,以下就是这个故事。

我们知道,每种动物之间都有交流的方式,比如猫和猫之间,比如蚂蚁和蚂蚁之间,有的通过叫声,有的通过触角。

一万多年前,人类从猿猴演变而来的时候,人类之间交流只会用一些简单的语言,就像动物一样,人们主要通过声音。但是慢慢的,人们的交流越来越多,他们形成了部落,有些声音就固定下来表达一定的意思。我们把这个叫口语,就是口部语言。

起先,大家面对面讲讲话就够了,但是,随着部落的发展,人们发现,信息的传播只能面对面的进行,如果见不到人,就不知道什么情况了。有一些聪明的人,就开始想做一些记号,这样他们就算走开了,其他人也可以通过他们留下的记号,来知道他们想要说的话。

于是,我们现在还能看到那时候的人在洞穴里,在野兽的骨头上,在乌龟壳上,看到他们那时候留下的文字。这是最古老的文字,我们把他们叫甲骨文。

(给孩子看甲骨文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画)

虽然我们听不到他们说话,但是这些文字,经过了上万年,依然可以被我们看到。这就是文字的魅力。

当一些部落越来越壮大的时候,他们开始建造了一些专门的祭祀场地,用来崇拜神灵,希望得到神灵的的庇佑,就像现在大家去庙堂烧香一样。你知道,比如崇拜牛神,崇拜女娲,他们用金属造了很多祭祀的器具,并且在这些金属上刻了很多文字来记录和祈祷。

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说的第二种,金文,也叫钟鼎文,就是写在金属器皿上的文字。

(给孩子看钟鼎文,比较一下跟甲骨文的区别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 

又过了很多年,文字也在慢慢增多。部落也慢慢壮大,变成了很多国家。终于有一天,一位秦始皇的皇帝,统一了这些小国家。但是,出现了一个问题。每个地方的字不一样,不方便交流。于是,他就命令自己的大丞,叫李斯,让他在以前的基础上,创造一种文字,让大家都看这种文字。

这就是李斯创造的文字,叫“篆书”,

(给孩子看篆书,顺便问问孩子跟之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你刚才也写过,篆书写起来还是有点麻烦,当时的人为了节省时间,又让自己的下属写简单一点,抄下来。

时间长了,就成了一种新的字体,叫“隶书”,隶书就是下属写的书。

(给孩子看隶书,顺便问问孩子跟之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,我们发现,隶书比篆书笔画要少很多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 

随着时间的推移,慢慢的,人们开始越来越追求简单,于是出现了一种新的字体,简单,方正,笔画看起来都横平竖直,堪称字中楷模,所以叫楷书。

(给孩子看楷书,顺便问问孩子跟之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,我们发现,楷书比隶书比笔画要少很多,而且笔画横平竖直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 

跟孩子说,我们马上要学的书法,都是楷书。除了好看,也是因为简单易学。

有时候,一笔一划的写,也比较慢,很多人写的很快,就变成了这样。你可能都认不出里面的字。

我们把它叫“草书”,你能写其中的字吗?让孩子可以尝试一下。

 

(给孩子看草书,顺便问问孩子跟之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,我们发现,楷书比隶书比笔画要少很多,而且笔画横平竖直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 

草书太潦草,大家都看不懂,但是有些人写的不那么太潦草,就变成了“行书”,我们看行书,她也可以很美,大家也可以看得懂。这是黄羲之的行书《兰亭集序》的一部分。

(给孩子看行书,顺便问问孩子跟之前看起来有什么不一样,并建议孩子在纸上自己模仿一个写)

总结一下:看看下面的图,再给孩子分析一下这些不同的字体。

我们现在用的基本都是楷书,等你楷书写好了,还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书法。

 

了解文字的意义

准备材料:字典、古典名著、外国名著等

(从时间跨度上说文字的意义)

跟孩子说,正是有了文字,我们就可以了解很多年之前发生的事情。这本西游记,就是几百年前的人写的,里面的孙悟空,猪八戒大家都非常喜欢。能看到这些故事,我们都要感谢文字。正是因为有了文字的记录,我们才可以知道几百年,几千年前发生的事情。

(从地域跨度上说文字的意义)

每个国家的都有自己的文字。正是有了这些文字,我们也了解很远的地方,甚至地球的另一边发生了设么么事情。

(通过中华字典,让孩子感受到我们中国汉字的厚重感)

 

了解笔画

准备材料:马和彩色的笔画马

目的:为了让孩子了解,一个字,是由不同的笔画组成的。

 

问孩子这是什么字?孩子不知道就告诉孩子。

给孩子看,我们写一个马,是用了很多笔画来写成的。

 

了解声调

材料:“妈麻马骂”的打印纸,用剪刀剪成一张音标和字分开,一张音标和字在一起。

目的:让孩子了解音标。

步骤1:拿出全是字的四个字,跟孩子说,这个几个字的音都是ma,(轻声读),但是调子不一样,然后,用手指指着字,一个一个慢慢的告诉孩子读音。

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的反复带着孩子读不同的调子。

步骤2:拿出拼音,放在文字上面。告诉,孩子,我们有不同的记号来标准这些不同的调子

引导孩子注意这些调子,用手比划,来告知读音。

 

读声调

准备材料:找出有三句话的三张纸

目的:了解到声调的存在,以及不同声调产生的效果,认识四种声调。为后面的拼音教学做准备。

步骤1:  用第一声给孩子读第一句话。问问孩子,这样读奇怪吗?告诉孩子,这句话我都是用非常平的声音来读的,拿出对应的声调卡。告诉孩子,这是阴平。

步骤2:  用第二声给孩子读第一句话

同样的读完问孩子,告诉孩子用的声音都是上扬的声音,这是扬平。

步骤3:  用第三声给孩子读第一句话

同样的读完问孩子,告诉孩子用的声音都是先上降后上升的声音,这是上声。

步骤4:  用第四声给孩子读第一句话

方式同上,告诉孩子,这是去声

步骤5:  用正常的声音给孩子读第一句话。

让孩子感受一下。

这个过程非常有趣,孩子会感受到声调不同,给我们说话带来的影响。也通过这样的过程告诉孩子,我们的说话为什么这么好听,也就是因为一句话里有各种声调的搭配,就好像音乐的符号一样。

 

同音字

材料:准备马、码、蚂蚁

目的:让孩子了解到,音一样,但是字也会不一样。

用马来举例子。

1、先给孩子展示拼音,声调,都是一样的。

 

2、再给孩子拿出对应的字。

给孩子分别解释马、码和蚂。

 

 

 标注声调

材料:声调卡片

告诉孩子,我们所有的文字,都有四种声调。阴平、阳平、上声、去声。(轻声暂时没有跟孩子说)

 

摆好四种卡片,给孩子第二段句子。告诉孩子这个句子的读法,让孩子尝试每个字的上面标注对应的声调。第一次,可以大人小孩一起进行。

 

后记

四声声调,孩子一开始可能不太容易分辨,但是我们通过趣味游戏的方式,孩子会很轻易的感受到声调的重要,也能够逐渐了解到声调的发声方式。

可以多进行一些练习。

这期之后会有小练习,让孩子去及时巩固。

 

 

练习

第二天,将下面这张练习做完,帮助孩子巩固所学。

 

 

3人评论了“01、汉语拼音启蒙专辑开篇”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