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一期,我们了解到了微生物的一些特别的地方。在这里面出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,巴斯德。
这一期,有几个重要的板块;第一个部分是一个观察实验;还有一个科学的解决问题的流程讨论,是一个科学思维的工具;最后是,关于巴斯德的原创小故事,帮助孩子了解科学家是如何觉得成长起来的。
在上一期的微生物中,已经有不少爸妈带着孩子有创意的实验起来,在这个过程中,引导孩子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思考,尽量提一些问题给孩子。

上图为微生物1里面,我们最后的观察结果。最后发现微生物喜欢潮湿、温暖、阴暗的地方。
#预备:准备工作#
材料:牛奶、两个玻璃杯、酵母粉(安琪酵母超市都能买到);如果有一些发霉的物品,先不要丢。
这期为什么用牛奶,是因为这一期我们会涉及到牛奶的保鲜和巴氏杀菌。
这个准备工作需要提前三四天做。也就是这个实验完成之后,就可以给孩子进行这个主题的游戏了。(也就是这个准备事先不用让孩子知道)
将牛奶分别倒在两个杯子中,三分之一样子。其中一杯,导入适量的酵母。
也就是一杯中就纯牛奶,一杯是酵母和牛奶的混合溶液。
然后放在不容易碰到的角落静置,每天观察变化。
等到两杯牛奶都发生了变化之后(我这里是一杯牛奶凝固,一杯牛奶变成蜂窝状),就可以进行这期主题。

#01 观察牛奶变质#
准备材料:新鲜的牛奶,静置了两三天的两杯牛奶、一个碟子放适量的酵母菌。
告诉孩子,这里有一杯牛奶,当我放了几天后,就变成了这样,拿出另外一杯固化的牛奶。让孩子看一下,闻一下。

同样一杯牛奶,我在里面放了一些酵母菌之后,就变成这样。让孩子看一下,闻一下。
其实自然中的酵母菌你一般都看不见,但是他们很常见,最喜欢在出现在食物上。这里,我们现在将酵母菌提炼出来了。

让孩子观察,酵母菌的牛奶,变成了什么样子。让孩子自己说说。

#02、介绍解决问题的小工具#
准备材料:打印素材:解决问题流程的小卡片(打印出来后,可以塑封)、将箭头也剪切下来。(免费素材文末索取)

以下是对孩子说的:
我们知道,在生活中我们会碰到很多问题。你都是怎么来解决这些问题的呢?(等孩子来回答,让他们说自己的想法)。
我这里有一些卡片,这里,我想给你介绍一下,我们的科学家都是怎么去解决问题的。
解决问题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?(可以问孩子)
找出问题!(拿出找到问题的小卡片,告诉孩子文字以及上面的小图标,有一个放大镜的。)

卡片上这个放大镜,就是在寻找问题。这是最重要的事情,也是我们的目标。
找到了问题之后,我们可以做什么事情呢?(可以问孩子)
我们开始收集信息。因为我们需要了解有没有人已经做过这部分的研究,有没有人已经得出结果。要尽量全的收集信息,信息收集的越多,我们越能够充分的解决问题。

我们拿到了很多信息之后,要做什么事情?(可以问孩子)
我们开始进行分析(kiki说思考),也就是分析问题,我们将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,看看能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答案。

信息分析之后,我们可以做什么?
我们要去操作,但是操作之前,我们要先要把计划列出来。我们在做事情之前,我们先要做一个计划。就好像,巴斯德做鹅颈瓶的实验,他要先制定计划,还要准备很多器材。
所以,我们要“做出计划”。

计划做出来之后,我们就可以按照计划去“解决问题”

解决问题之后,是不是这一切都结束了呢?
还没有,我们要把评估这个结果。因为有时候,你发现结果不是很满意,或者不能真正解决问题。这个时候,你要做什么事情?(问孩子)
没错,你需要回到“分析问题”上面去,分析问题,重新制定计划。
但是,如果你很完美的解决了问题呢?我们需要把这些都记录下来,我们需要告诉别人,我们是怎么解决问题的。
这样,在别人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,他们在收集信息的时候,他们就可以查到你的信息。你就能帮助其他的人。
然后整体,让孩子按顺序摆放卡片,用箭头标识顺序。

#03、实操:解决牛奶变质问题#
讲故事:
在200多年前的今天,欧洲一些地方,非常喜欢喝牛奶。你知道他们怎么喝到牛奶的吗?(可以问题孩子)他们是直接从奶牛身上挤的奶。
这是最新鲜的奶,但是,很可惜,这些奶通常放到第二天就会臭掉。你看看这些牛奶就知道了。
于是大家都在想如何解决这个问题,怎么样来让牛奶保存的时间更长。
现在,我们有了这一套工具,我们就用这样的方法,来看看,我们能不能依靠这个方法来解决问题。
(拿出卡片,跟孩子说,她负责说,自己负责记录)
=======
以下是我跟kiki的对话,大家可以参考。
我们第一件事情是什么呢?先找到问题,你觉得问题是什么?
kiki说:牛奶为什么会臭?
在怎么收集信息的环节?kiki说,观察。就是把牛奶放在杯子中,然后一直观察。
观察完了,在分析问题的环节,她说,要拿新鲜的牛奶比较,比较牛奶的变化。
她说,牛奶是因为放的时间长了,会变臭。
在这个地方,孩子似乎已经回答了这个牛奶为什么会变臭的问题,他说时间长了会变臭。
这是一个很浅层次的答案。但是,孩子说的没错。
我把这个过程,每一步都记录了下来:

这时候,你就知道一个问题的重要性。
在我们对结果不是很满意的时候,我们要持续给自己问问题。
所以,我又问了一个问题,“那为什么时间长了,牛奶就会变坏呢?”

所以,问题卡上,出现了第二个问题“为什么时间长了牛奶会变坏?”
这个问题,开始帮助kiki真正去思考,在上一节里面,我们了解了微生物。kiki就会想到微生物。
于是这个环节,我们通过之前的信息就了解到微生物进入到牛奶中,让牛奶变坏。而且,巴斯德已经通过鹅颈瓶的实验证明了是微生物让牛奶变臭的。
所以,我们第二个问题,通过搜集信息就直接可以得到结果。

但是这也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。回到一开始的故事上,我们怎么可以让牛奶保存时间更长。
所以,我们又提出了第三个问题,这时候,我们发现。前面的小问题,已经帮我们解决了很多问题。

所以,前面的小问题也不是白回答的。我们开始思考,怎么去驱赶这些微生物,想到了密封,kiki通过巴斯德的鹅颈瓶实验,想到了加热。
于是,顺着kiki的思路,我们往下走,牛奶加热之后,细菌是没有了。但是在评估环节,发现牛奶变得不好喝了,而且营养也被破坏。
于是我们需要回到“分析问题”上,思考怎样杀菌,牛奶又好喝。
这里,我们是直接还原了巴斯德的实验过程。(其中有一部分为了孩子更好的理解这个过程,我进行了调整)
巴斯德先加热到30度,然后观察牛奶的变化,发现牛奶可以放两天了,但是,口感挺好的。
于是巴斯德想能不能放的时间更长一点。于是巴斯德加热到40度,然后发现,可以多放一天,口感也挺好。
……
当巴斯德加热到85度的时候,发现牛奶放置的时间长,但是不好喝。
于是,最后巴斯德选择了加热到60-80度,牛奶营养口感都好,但是,只能保存7天。
这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鲜牛奶包装盒上写的,巴氏杀菌牛奶,保存7天。



有时候,最后解决问题的方法,就是找一个平衡点。
备注: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也了解到了,科学家解决问题,也不是一蹴而就的,他们需要不断的调整方案,不断的实验,最后也只能找出一个比较能接受的结果。
#03 巴斯德的小故事#
这个小故事,可以放在第二天,或者当天的另一段时间,当亲子阅读一样,给孩子读这个故事,聊聊对巴斯德的看法。

故事是本人根据两期的内容,来写的,比较契合孩子的实际操作。

巴氏杀菌生活中处处见,可从没想过这个究竟是什么,涨知识了。陪娃成长,自己先要学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