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7、惊蛰延伸:“雷电”的故事

我们在惊蛰和春分的节气中,都会有涉及雷电,夏季又是雷电频繁期,雷电是大自然的力量,也是一种特定的天气。

再进行过了雷电的探究实验之后,我们可以给孩子一些小的故事,来帮助了解人们对雷电的看法,以及一些对雷电现象做出研究的小故事。

这样的过程是给了孩子一种思维方式,我们去了解一种现象,去分析现象背后的原因,我们用一些实验来进行解释。同时,我们也会去了解,人类的历史,是如何对这些现象进行研究的,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启发。

我们并不是去让孩子记住这些事情,这些发生的故事,而是尽可能的给到一些一些深入的延展,帮助孩子打开思路。

我举一个例子,我我们在《植物如何吃东西》这一主题,Ki妈走进植物系列之叶子&光合作用,我们用了故事化的形态来对植物吃东西进行模拟,中间涉及到一些小天使之类的,就好像植物是一个加工厂。

过了几周,我突然发现,kiki有画完的一幅画,但是跟我们上次玩的植物吃东西没有任何关系。

但是,他同样用了拟人化的手法,来讲述,一个人的爱心,是怎么建成的。

而这些小天使,就是帮助一个人的爱心建成的拟人化的方式。图中巨大的爱心,是一个人的爱心。这个爱心正在建设中。

那个爬在梯子上的天使,背上有一本书,书里记录的是,有些是可以建设爱心的,一般都是一些帮助别人的事情,她打叉叉的地方,刚好一个人乱丢东西,那么这是不能建设爱心的。

右上角的小天使,会把这个人做的事情都记录下来。我们看到,运输的用到了皮带传送,这是跟她最近玩了很多滑轮的手工有关系。

也就是说,我们的这些思路会给孩子启发,会拓展孩子的思路,这也是我们主题游戏存在的必要性。

其次,我之前有说过英雄人物。孩子都会有英雄崇拜,如果你希望孩子认知会有一个高度,那一定是给孩子一些更好的榜样。

所以,科学家,各个领域的专家,各种写作方式,各种绘画的风格,以及他们的这些小故事,都是我努力分散到我们的主题中,带给孩子的。

关于雷电的部分,基本都是故事结合图片的形式,我把故事稿放在素材分享里,大家直接打印出来,就可以跟孩子去聊这些故事。

思路是从雷电的文字,到中国古代对雷电的认识,再到富兰克林故事,是希望孩子能够意识到,人们对自然世界的认知,都是有一个过程的。

 

#雷电#

雷是打雷,电是闪电,我们平时的电,就是闪电的电。

闪电闪电,就是一闪一闪的电,我们看到

自然界有很多神秘的力量,你知道的有哪些呢?

(可以问问孩子,让孩子畅所欲言)

雷电就是一个非常神秘的力量。我们上次说过,当我们拿丝绸摩擦玻璃棒的时候,玻璃棒上的电子就会跑到丝绸上去,少了电子的玻璃棒就开始找他的电子,所以,只要任何东西靠近他,他都想吸过来。如果丢的电子特别多,他就会有啪啪的声音。

那如果这些摩擦的物品变得超级大呢?

所以,我们知道打雷闪电就是因为云之间摩擦了, 但是他们转移的电子太多了,于是,我们就听到了长长的闪电和轰轰的雷声。


#雷电和富兰克林的故事#

富兰克林和风筝的故事

 (以下内容都是和孩子说的故事内容,我将这个故事的文档已经放在资料里,大家可以自行下载)

关于跟闪电有关的故事,我这里还有一个想讲给你听。这里会出现一个非常厉害的人物,他叫富兰克林。

(提问互动:富兰克林的国家和两百多年我做了互动,kiki去过美国,我让她猜,他的国家你也去过,如果没去过,可以说,他在我们的另一边。)他生活在两百多年前的美国。

你看,对我们来讲,晚上的时候,家里或者外面街上被一个叫“电”的东西点亮,都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。(提问互动:这里短暂的延伸一下,如果没有电会怎么样?)

但是,在富兰克林的时代,那时候还没有像现在这样子,到处都有电。人们基本上对这种叫“电”奇怪的东西了解的很少。

他们还只是知道,一些鱼的身上带有电,或者将琥珀和皮毛用力摩擦,也会产生一些电火花。

但是热爱钻研的富兰克林,却发现了很多关于电的秘密。他一直觉得这些小火花是一个个小闪电。他认为,这些火花发出的“啪啪”声音,就是雷声宝宝。(雷声宝宝的比喻,让孩子很喜欢)

但是,这些都是他的观点,他要想办法证明。如果他觉得他的观点是对的,那么他就需要来证明。

他怎么证明自己的观点呢?

他就想着去抓一些天上的闪电。也许他可以将抓到的这个闪电放到一个特殊的瓶子里,这个瓶子可以专门用来保存闪电。然后,他就可以弄清楚,这个看起来跟电很像的闪电,到底是什么?怎么来的?

但是,要抓住闪电可是非常难的,而且是非常危险的,我们现在都知道,闪电会电死人。

但是,你可以想想看,富兰克林是怎么做的?他怎么从天空中收集到这样的闪电呢?如果是你,你会怎么做?(孩子可以畅所欲言)

我来告诉你,他是怎么做的。

一开始,他做了一个风筝,这可不是我们看到的普通的纸风筝。因为他要这个风筝下雨的时候也能飞。如果是纸风筝,下雨的时候,雨水一分钟内就会将风筝打烂。富兰克林用了一块丝绸手帕做风筝的面。

他用了一段裸露的电线,装在风筝的顶部,他希望用这个将闪电吸引到风筝上来。

为什么是裸露的电线呢?我们看看家里的电线是什么样子的?(所有问题部分,都是跟孩子互动讨论)

其实里面是金属的,外面包裹了一层,金属导电,外面的不导电,这样我们才不会触电。我们要感谢这些不导电的,这样,我们才能安全的使用电。

富兰克林的风筝线是一根普通的麻绳,所以,他为了让闪电从风筝上引过来,他还绑了一根钥匙,钥匙是金属的,金属会将电导过来。

他手里拿着一个丝绸做的环,因为丝绸不会导电,这个环是连着风筝的线。

一切都准备好了。(欣喜的口气读出来)

在一个暴风雨的晚上,外面电闪雷鸣,他和他的儿子出去了。他们在站在一个牛棚的下面,然后他将风筝放了出去。

(很短的讨论互动,风筝什么放出去?不要聊太多,kiki说没有雨的时候放上去,下雨放不了风筝)

过了一会儿,他用手指碰钥匙。一个神奇的事情发生了,一个小的火花在他手指和钥匙之间一闪,这就是小小的闪电。

他用专门收集闪电的瓶子,收集了很多从钥匙上传下来的电。他将这一瓶闪电带回家,他想去发现,雷电到底是怎样产生的。

后来,富兰克林经常将闪电通过金属线引到自己的家里,他用闪电来敲铃,做了其它很多奇怪的东西。

他还做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,以前,很多房子经常会被闪电劈到,房子被损坏,严重的人都会死掉。他发明了避雷针,让闪电从房子的外面的金属管上爬到地上,这样就不会破坏房子,伤害到人类。

富兰克林做的这件事情非常危险,我们不能做这个尝试,因为我们现在都知道雷电的危险性。

但是在富兰克林的这个时代,正是因为他的发现,人类对电的认识又前进了一大步。

如果孩子意犹未尽,可以再给他讲一个非常短的小故事,这时候要问孩子,你还想不想听,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,很短的小故事。
如果孩子说想,那么继续讲给他听,如果孩子说不想,那么下次再讲。
只有在期待中,故事才能展现他的魅力。

 

#中国王充的故事#

富兰克林是美国的,那我们中国有没有这样伟大的科学家呢?

中国有一个王充的科学家,他比富兰克林还要大一千多岁,那时候中国还是东汉时期。

最开始,中国古代的人,他们看到雷电就非常害怕,吓得不得了。他们以为天上的神仙生气了,发怒了,要惩罚那个人,会把那个人电死。

一直以来大家都这么认为,但是王充却认为,电是火,我们说了富兰克林觉得电火花是闪电宝宝,王充说电是火。

猜猜为什么?(互动讨论)

因为被闪电电到的人是烧焦的,就像被火烧了一样。所以,被闪电电到的不是做了坏事,只是一个意外事故。

我们现在都知道闪电不是火,但是在王充那个时代,大家都认为电是神灵的时候,王充这个勇敢的看法,改变了当时的社会。

大家觉得雷电不是神灵发怒,是偶然的事情,是可以避免的时候,纷纷开始研究,怎么样保护自己不被雷劈。

比如不能站在树下,不能站在潮湿、空旷的地上等等。

所以,虽然只是一个不一样看法,勇敢的提出来,能做到这一点,都值得我们尊敬。


#后记#

再讲这两个故事的时候,我和kiki在阅读区(布置的很温馨的一个飘窗台),洗完澡,很放松。

我讲着故事,也会停顿,除了互动,kiki也会不断的加入他了解到的信息。比如牛顿、爱因斯坦、发明灯泡的人,她对发明和科学家的看法,她对富兰克林做法的观点。

他的看法都需要让孩子充分表达完,再继续。

这里,孩子说的任何故事,我都表示很有趣,也表示不了解。我说,我还不清楚爱因斯坦做过什么事情,如果你下次知道,请一定要告诉我,我很想听。

这个故事,是我通过资料整理,自己重新写的,这样是结合孩子之前的实践,给出了很多孩子可以思考延伸的空间,传达了科学精神和思维:证明与猜想、于总不同的观点的提出,对社会的影响、关于电的古今观点的变化等等。

1人评论了“17、惊蛰延伸:“雷电”的故事”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