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9、跟着康定斯基学画画

对于孩子来讲,艺术思维重于技能。

小年龄段的孩子因为肢体动作并没有很好的支撑到画笔,所以,这个阶段并不适合技能的输入,反而是应该鼓励孩子接触多样化的艺术形式,拓展他们的艺术感知和思维。

我们已经进行过很多期的走进艺术大师专辑,这期是第9期,瓦西里-康定斯基。

说起康定斯基,大家可能并不会太熟悉,但是他的一些画,你可能会在不经意间看到。他也是非常著名的现当代抽象派大师。

他的特色,就是将对音乐的感觉画面化。你可以认为是将乐曲用抽象的方式画出来。

他最常用的是,用一些几何形状,通过几何形状的组合以及一些特定的颜色,来诠释他对音乐的理解。

 

所以,我们这期的康定斯基专辑,更多的不是学习康定斯基的画,而是让孩子尝试将对音乐的感觉来释放到绘画手工中去,让孩子感知乐曲和画画之间的关系。

 

我们的任务不是教孩子去画画,而是给孩子创造环境,来增强孩子感觉的敏锐度。

 

#准备工作#

准备工作:特定的三首音乐预先准备好。

乐曲1:《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》

乐曲2:《Stepping on the rain street》

乐曲3: 交响乐《电闪雷鸣波尔卡》

以上都可以通过虾米或者qq音乐搜索到,先收藏好,后面每个游戏中,可能需要一首曲子要单曲循环播放。

还有各色卡纸,剪成一定的形状。需要包含圆形、三角形和正方形,其他形状可以自己增加。

胶水、剪刀、备用卡纸。

 

#游戏1#

形状、颜色与感觉建立联结

游戏1:建立形状和感觉的联结

准备材料:剪切好的形状,用颜色和形状来表现感觉。

跟kiki说,有时候,我们也会用图形来表示感觉。当我们觉得忧伤的时候,你会用什么图形来表示?

当我快乐的时候呢?当我们生气的时候?

或者看到这个形状的时候,你内心是什么感觉?

kiki觉得圆形是让人感觉很温柔,软软的,感觉还有点悲伤。

看着方形,她觉得会让人感觉一般,没有什么感觉,很平静。

三角形,她觉得很活泼,因为有角。

备注:这些形状和感觉的提问,主要是引导孩子关注个人的情感和物体的状态能否有一些关联,通过图形联想到对应的感觉。不管孩子有什么样的感觉,这里,只是引导孩子去关注和表达,没有标准。

在这个过程中,你会发现,孩子远比我们想象的要敏感,他们对事物的感知有很多是成人没有的。也就是他们很容易进入到那种自我感觉的状态中。

 

#游戏2#

听忧伤的乐曲,用形状来表达感觉

游戏2:听忧伤的乐曲,用形状来表达感觉

准备材料: 

乐曲:《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 》

剪切好的形状,用颜色和形状来表现感觉。

跟孩子说,我这里有一些特别的音乐,想跟你一起来听。让孩子闭上眼睛,播放音乐。

然后让孩子聊聊这首音乐的感觉。

然后,循环播放这首曲子,作为背景音乐,孩子在这种氛围下,来进行绘画的创造。

也就是利用各种形状来尝试拼成一幅画。

这是一个过程,孩子的内心会受这些音乐的牵引,做出一些反馈。不用期待你希望的状态,孩子拼出怎么漂亮的画面。让孩子受这个音乐的影响做出一些行为,可以自由的表达。

Kik在创作的过程中,她大量用到了圆形,(她游戏1中就说过,圆形让她感觉有点悲伤,这个和她的感觉是一致的)

她一开始只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想法,用不同的颜色的圆形来填充画面。又自己剪了一个椭圆的放在画面中。

然后,慢慢的,乐曲让她有了新的感觉,可能是联想到了柔美的天使、睡眠、神秘的感觉。

她开始不限于用简单的图形来表达,她拿了一张纸,离开桌面,快速的在地上画了一对翅膀,她将翅膀剪下来,贴到纸上。她沉浸在音乐中,非常专注的在做一些事情。

慢慢地,她开始想画一个天使,她用柔美的线条,画一个天使,就好像天使在睡着了,她用了比较细腻的线条来勾画天使的翅膀。

中间又尝试了一下怎么画天使的头部更好看。

画好之后,她剪了下来。

回过头来,她开始修改已经贴好的圆形,她把自己画的天使的图贴在一侧。

然后,又一些其它的圆形来补充画面。

然后,告诉我,她完成了作品。

kiki的整个过程非常沉浸其中。这种沉浸,让我觉得她很难再如此专注的进入到下一个欢快的乐曲中。

事实上,也确实如此,但是我还是放了下一段曲子,风格完全相反,这个时候,孩子可以画画,也可以感受音乐,不限制她一定需要再来一幅作品了。

 

游戏3

感受欢快的乐曲

游戏3:欢快的乐曲

(选取《Stepping on the rain street》)

如果孩子在刚才游戏2的音乐中沉浸了很长时间,非常专注,那么这个游戏可以放在下次进行。也可以只是让孩子听这段音乐,然后材料准备好,如果她愿意,也可以继续作画一幅。

这个游戏环节,并不一定是要孩子进行手工,而是让孩子感受欢快的乐曲和悲伤的乐曲的区别。

跟Kiki说,我有另外一段音乐想跟她分享,然后我手机里放了音乐。(如果蓝牙连接音响会更好,没有也没关系),她第一反应就是要跳舞,换上了裙子,跟着音乐就跳了起来,因为以前学过一段舞蹈。

我们的游戏是体验为主,感受音乐和绘画,所以,孩子听着音乐,做出配合音乐的举动,都是被支持的。不用纠结于,孩子怎么没有画画,而是舞蹈。

这首乐曲是雨中的舞蹈,kiki不知道名字,但是也居然找了一把小伞去演绎这种音乐。

我想可能是因为乐曲让她感受到了下雨、欢快的场景。

通常情况,这时候,这个游戏就可以在这里暂停,把东西收起来。除非孩子精力很充沛,精神很好,否则,可以第二天找个时间玩下面的游戏。

 

#游戏4#

听交响曲,用形状来表达感觉

游戏4:激烈的交响曲歌曲

(选取交响乐《电闪雷鸣波尔卡》)

(第二天进行的这个游戏,需要孩子用绘画来创作,很重要)

交响曲是很有意思的风格,这点也是为了跟康定斯基建立联结。康定斯基是通过绘画来表达音乐的大师,他就非常喜欢交响曲。所以,我们后面会给孩子介绍康定斯基,这时候,我们可以给孩子先去感受交响曲的音乐。

我们是第二天进行的,准备和昨天一样的材料。Kiki起先不想玩玩过的,但是,当他听到音乐之后,就慢慢沉浸下来。

我想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首曲子非常特别,我会选择孩子没有听过的曲调特别的,孩子会很容易沉浸其中。

这里,我很有感触,孩子不会拒绝美的东西。特别是看起来可能不喜欢,但是真正播放了之后,孩子就很沉浸其中。

一开始kiki不在状态,慢慢的,他开始沉浸其中,他听着音乐,去找对应的几何图形,进行粘贴。

孩子在想什么其实不重要,我们的目的,希望能够创设出一个小小的短暂的环境,让孩子能够有空间去感受音乐和绘画的联结,也许她可能什么都没有感受到,但是也许,她有可能敏锐的感觉到了这种联结的关系。

我们父母能做的就是给她一个空间,让她和音乐、绘画一起相处,碰撞。

 在这个过程中也又很有意思的一幕,Kiki拿到一根直线,把直线卷成了曲线,并进行了粘贴。

我想一定是音乐里的某种感觉,让她跟曲线有了联结。

最后,kiki完成了作品。kiki自言自语说,很美。这幅画呈现出来的样子大家可能很难说出来。

但是当我讲完康定斯基的故事之后,大家再来看看kiki怎么介绍自己画的,我其实能感觉到,她在进行作品的时候,是将自己的感觉和想法融入到这个作品中去的。

 

游戏6

游戏6: 讲康定斯基的小故事

故事是按照孩子的喜好来改编的,跟本期文章传达的想法进行了结合,限于篇幅,我放在资源里面,大家直接下载打印,给孩子读这个故事。

这个故事,我有突出了两点,康定斯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,虽然年纪很大了,他也会勇敢追求自己喜欢的?康定斯基不止自己画,而且,会把自己画画时候的想法通过文字表达出来。 

这里,也是鼓励kiki在画完自己的画之后要学会展示表达画画时候的想法。

在这个故事的启发下,kiki也开始去阐释她画里的内容:

她其实将画分了五个区块,我确实在她的引导下,发现了她的画是分区的,她在作画的时候,并不是随意的进行,而是有着自己的想法,慢慢的搭建而成的。

在幼年时期,形式往往并不是很重要的,反而,她内心的想法很重要。如何建构画面,这些都是他们创造性思维的基础。

 

延伸阅读

现在动画技术将康定斯基的画用音乐的形式,动态的展现出来,特别有意思,值得跟孩子分享。

《听见康定斯基》https://v.qq.com/x/page/g05199mpwvm.html

4人评论了“09、跟着康定斯基学画画”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