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ki妈亲子的小程序正式上线,这意味着,大家都不用麻烦着去翻我们以前的内容,直接就可以通过小程序,非常清晰跟着专辑,循序渐进的去跟孩子一起玩。

曾经不止有一个妈妈跟我说,她想把ki妈亲子公众号以前的文章整理起来,但是发现这个工作量太大了,所以,她只能整理一类的文章,比如英语启蒙。
事实上,从做这个小程序开始,我几乎也是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整理这些文章,分类整理,发现,内容特别庞大。
但是,以后,这些都不是问题了。大家可以标注自己想玩的内容,以及已经玩过的内容,可以随着我们的专辑,一步步的,给孩子阶梯式的系统的亲子陪伴。
小程序是针对3-6岁家庭的父母。虽然,我们现在还有一些上小学的孩子的父母。
关于初衷
作为一个全职妈妈,每天都会有大把的时间用来跟孩子玩。反正都是玩,为什么不能循序渐进的玩,在玩的时候,又能够在孩子这个年龄段的基础上,帮孩子慢慢的提升各种能力呢?
鉴于当时搜集到的一些信息,都是比较碎片化的,理论也多于实践。
所以,我开始做公众号,来进行系统的亲子陪伴实践。
所以,这两年下来,我们的内容是系统性和层递性非常强的。
虽然,很多爸妈讲述在进行我们这些主题游戏的时候,孩子的进步特别明显,比如在观察能力,比如在数学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上面。
但是,我不得不强调一点。在孩子3-6岁的时候,孩子是以玩为主。我们的这些主题的设计,以及在进行的时候,孩子是感觉不到他正在学习东西,他感觉到的是,他正在和爸妈一起探索这个世界,这个过程很好玩,很有趣,也很有挑战。
我经常在群里说起,所有的这些游戏,初衷只有一个,就是为了一个好的亲子关系。
有时候,孩子有自己的事情在忙,此时你已经准备好了,马上要玩的游戏。那么,可以告诉孩子:妈妈有一个很好玩的游戏,想要和你玩,等你玩好了,记得来找我哦。
那么孩子想跟你一起玩的时候,她就会带着期待来跟你玩。
所以,一次好的主题游戏,是亲子关系的润滑剂。
之前有一些朋友会问我,kiki有没有出现很不听话或者很不配合的时候。我说,肯定会有,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有这样的情况会存在。
后来仔细想想,我和kiki之间的问题,可能就在我们玩这些主题游戏的时候自动消解掉了。
在这些陪伴游戏的过程中,我们会不断的交换彼此的想法,不断的沟通交流,从而明白了彼此的做事方式,也加深了亲子间的理解。
我们彼此清楚互相需要什么,也因此遵守彼此的做事方式。很多时候,亲子关系的问题,就在于,双方都不在对方在想什么。
如何引导非常重要
当下社会,讲究短平快,大家也最容易被视觉吸引。我也知道如何在短时间内去吸引大家的关注。
但是就教育而言,是一项系统工程,特别是3-6岁的孩子,就好像百层大楼的基础一样,如果基础都不夯实,那么大楼盖的越高就越危险。
所以,3-6岁的孩子,我们要做的是,帮助他们在这个年龄段的基础上,建立和这个世界的连接。用他们可以理解的方式来去接触外部的这个世界。
这点很有意思,比如,我们玩了很多跟实验相关的游戏。有些内容甚至是涉及到中学的一些物理知识,包括我们在艺术启蒙中,也用到了一些实验。
这些实验并不是简单给孩子去展现一个结果,当然也不是通过实验去告诉孩子,涉及到的具体的原理。
我们不会去告诉孩子原理,但是这个实验的过程中,我们会引导孩子去思考,去寻找事物,他们又可能会自己建立这些事物之间的联系,得出跟标准原理不一样的结果,但是,这些都不重要。
重要的是,孩子在这个过程中,是积极主动的思考。至于,到底是什么原理,我想他们以后学校中都会去学到,眼下,我们更希望孩子有一种可以独立去思考,去关联的思维习惯。
而这些是需要一个过程的,其中的引导更显得重要。
看我们的主题游戏,也许你一开始会觉得内容有点多,但是等你静下心来,顺着这个逻辑往下走,你会发现,不一样的思维方式,不管对大人还是小孩都是非常受用。
当你理解了这样的思路和流程,再跟孩子去玩,孩子感受的会大大的不一样。
这个思路其实就是设计的关键点,同时也是难点。但是这些都分享出来,就是一些比较有趣的亲子对话片段。
你不必完全照搬,但是会给你一些启发,让你在跟孩子的交流引导中,会有一种全新的思路。
关于小程序
小程序目前一共是四大板块:基础学科、通识教育、大艺术和智慧父母。
基础学科包含数学、英语和汉语。目前收录了数学三张专辑和英语的三张专辑,新的专辑还在继续更新中。从一开始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,建立对这些学科的初步认知,然后再一点点的深入到学科的学习中。
通识教育包含了特别多的专辑,有地理、节气、自然、STEAM等等。引导孩子去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、建立起对整个世界的基础认知,同时这些又是跨学科的,可能我们在一次的地理主题中,同时用到了物理和化学的实验,又用到了艺术的表达,甚至还有一些历史人文的游戏。

这样的方式,不仅给孩子播下了兴趣的种子,也会以后学习生涯的分科学习在做准备。孩子一开始有了这样的思维模式,以后也会更倾向于跨学科的去建立这样的只是网络。
大艺术模块,也是我非常重视的模块。通常,我们国人更讲究把事情做完,但是很少去考虑把事情做美做极致。大艺术模块是以艺术启蒙为中心,目前主要是围绕着绘画、手工,培养孩子。
父母成长模块,包括儿童行为手记、学习型妈妈、亲子旅行三大块,分别从儿童行为分析、父母自我学习,和亲子旅游方面,给大家分享一些收获。还有一些读书笔记,个人认为非常好的,向大家推荐。

小程序的特别之处
1、分阶段学习,帮助孩子在玩中,也能稳稳的进步。

每个专辑,都是由简单到难的分阶过程。孩子在游戏的过程中,是逐步的深入的。
比如数学启蒙分三辑,第一辑是数学的初步接触,孩子在动手操作中,培养了数学的兴趣,第一辑进行完了,就会有第二辑,第二辑,在一辑的基础上更加深入,比如去了解数字的由来,历史,数学间的初步规律;而第三辑,就进入到深入的数学启蒙中去,了解十进制的符号和运算规律。当然,后面再出的第四辑,就是更深入的抽象运算。
2、可以标记想玩和已玩的游戏主题,建立个人的亲子陪伴计划。

爸妈可以标注想玩的内容,和已玩的内容,更好的去记录陪伴孩子的过程。
3、每个专辑,有一些信息的补充之类的,都会分享到专辑的评论里面,方便大家查阅。
进入小程序,请点击长按以下图片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