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04问:儿童阅读存在阅读舒适区这个说法吗?

第04问:儿童阅读存在阅读舒适区这个说法吗?
在群里进行孩子阅读讨论的时候,12群有妈妈发了一个关于“孩子是否处于阅读舒适区”的对照表,也希望聊聊这样的阅读舒适区的状况。
舒适区(Comfort zone),其实是一种心理和习惯行为,它是发生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。
比如吃东西点菜的时候,我们喜欢尝试一些符合自己口味的菜,不太愿意冒险。
穿衣服的时候,只愿意穿自己比较合适的衣服。这点在我家孩子身上表现特别明显,她只穿一款鞋,她觉得很舒适,然后小了就换更大的一码穿。衣服也是这样,要买同一款的衣服,小了换更大一点的号,一件衣服盯着穿。
认知也是有舒适区的,人们只愿意相信自己认知以内的东西,认知之外的东西,他就很难以接受。
为什么会有舒适区?
因为他跨出舒适区,需要花一点代价,要么就是身体的感受度、要么就是时间,所以,避重就轻来说,这是符合人的特性的。
这种在某些人身上展示出的舒适区,跟人的个性也有关系,开拓挑战型的,当然就不明显,谨慎型个性的,舒适区的呈现就比较明显一些。我家就是这样的比较谨慎类型的。
那么再回到阅读舒适区来讲,首先,有一个最明显的区别,大家可能都有。
很多人都学了很久的英文,但是说起看英语类的书籍,就很为难。因为啃下去很辛苦,但是并非完全看不懂,只是要花比较多的时间。
同样同一种语言,也会有一样的问题。
大家普遍可能偏好一种文体,比如故事类的最受欢迎,然后散文或者其他,但是每个人不太一样。
这里那些已经有多年的阅读习惯的排除在外,因为有阅读习惯的人,一般是比较能够主动思考的人,他们已经会带着各自的问题遨游在阅读中,会涉及到很多文体。
我是说还没有建立阅读习惯的人,可能短的通俗易懂的书,更能够吸引他们。
所以,再回头看孩子,也是一样的。
对于认字比较少的孩子,最偏好的可能就是漫画卡通类的,图画书,然后加一点文字。他们是比较抗拒看有很多文字的。字数上有偏好。
同时,他们抗拒自己不感兴趣的内容。有些内容他觉得没有兴趣,就不去看。这些本来是比较正常的一种行为。但有时候就是因为一种习惯和偏见,让孩子错过了本身特别精彩特别有营养的内容。
就跟孩子的饮食习惯一样,甜品冰淇淋他们最爱吃,但是不能经常吃。同样书籍也是这样,所以,早期父母进行一些引导是非常有必要的。阅读舒适区每个孩子都有,关键就在于父母的引导以及一些真正适合贴近孩子的优质读物。
最后一点,之前我说排除掉那些有多年阅读习惯的人,因为他们已经能遨游在阅读中。那么这类人,一定不是为了阅读而阅读的人。只要当我们摆脱了功利的目的,阅读的乐趣才会真正显现出来,进而吸引孩子做更多的探索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