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4、七巧板与对称(可当桌游反复游戏)

1、动手能力:七巧板对称拼接

2、观察能力:七巧板填充

3、解决问题的能力:七巧板智力填空

4、想象力:七巧板的自由拼接锻炼想象力。

5、一些七巧板的历史小故事。

1、游戏1:七巧板与对称

2、游戏2:七巧板填充游戏、以及七巧板动物形象组合拼接。(小龄孩子可以直接从游戏3开始,一般6随意上孩子就可以尝试)

3、尝试自己做一套七巧板

4、七巧板的发展的小知识,跟家具有关

1、七巧板填充需要孩子不断尝试,难度系数有点大

| 01 |    七巧板对称游戏

裁剪下25页的2副七巧板。孩子一套,家长一套。

玩法1:家长在对称轴的一侧拼任意图形,孩子按照对称拼出另一边。

玩法2:家长和孩子轮流进行。也就是第二次换孩子先拼,然后家长拼出对应的对称图形。

注意:平行四边形的对称很容易被忽视。这里,平行四边形的对称要反扣过来。

| 01 |    七巧板智力填空游戏(框线)

七巧板27-30页,将七巧板的形状填充到兑现的框线图中。

*答案在37-38页。

*第一次拼有点难度,Kiki也是,很容易就想放弃了。还怀疑我,有没有画错图。

再我拼好的一瞬间,我展示给她看了一下,又赶紧弄乱掉。

于是,她又尝试进行了第二次,还是有点难。于是,我们一起共同参与。等到第三次的时候,她就已经可以顺利的进行其它的填充了。

如果实在拼不出来,可以参考彩版。

| 02 |    七巧板智力填充游戏(黑版)

七巧板32-36页,观察七巧板的轮廓拼出对应的七巧板图形。

*可每天进行,挑选3-4个图形,每天有时间的时候拼拼看。

*答案在37-38页。

同时,也可以和26页网格结合在一起,拼一个造型,让孩子用另一副七巧板,做出它的对称图。

| 03 |    七巧板拼图简单版+答案页

七巧板的37-38页,如果小龄的孩子觉得之前的太难了,可以直接用本页拼好的拼图来模仿着拼搭。

在进行很多次七巧板的活动之后,可以尝试让孩子自己来制作一套七巧板。

当然,他如果非常想自己设计一套非七巧板的也可以。

准备材料:正方形的纸、笔、尺子、剪刀、彩色笔。

大概步骤如下,孩子可以自己参考已有的七巧板,来确定如何画分割线,这个过程也比较考验孩子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。

步骤:

  1. 首先,在纸上画一个正方形,把它分为十六个小方格。
  2. 再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画一条线。
  3. 在上面的中间连一条线到右面的中间。
  4. 再在左下角到右上角画一条线,碰到第二条线就可以停了。
  5. 从刚才的那条线的尾端开始一条线,画左上与右下的对角线的四分之三,另外,在左上右下这条对对角线的四分之一处画一条线,与上边的中间相连。
  6. 最后,把它们涂上不同的颜色并沿着黑线条剪开,你就有一副全新的七巧板。

在进行过很多次七巧板的练习之后,问问孩子:

我们已经玩了那么多次七巧板的游戏,你知道,他最早是谁发明的吗?

宋朝的时候,家家都有招待客人的用案几,有点像我们现在的茶几,那时候叫燕几。

北宋有个进士叫黄伯思,设计了7件长方形案几,这几件拼起来就可以变成一个大的长方形,如果分开组合,就能有很多种变化。这就和我们的七巧板很像了,并写了一本燕几图介绍这些制作。

(本图来自明清家具研习社)

后来到了明朝,有个叫严澄的人,按照燕几图,有设计了蝶翅几,有13件三角形的案几组成后,拼在一起。我们现在的七巧板,就是在哪些燕几图和蝶翅几上获得灵感,制作出来的。

(上面三图来自明清家具研习社)

场景

Kiki如果作业比较多,比如到了晚上8点了,这时候睡觉还早,我也不准备介绍新的内容。

于是拿出这套七巧板的教具跟孩子一起拼一些图形。其实黑色部分有点难度,需要孩子尝试很多次。

上面有很多的图形,所以,每次我们会拼4-5个左右。两个人同时拼一个图形。

某天爸爸刚好回来,于是一家人一起拼。

所以不要把我们这套资料当做是练习题,我更希望大家当做桌游,用边玩边学的方式来对待这套材料。

发表评论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