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Ki妈说:
我们不会一下子让孩子会所有的东西。比如,上期,明明孩子都已经折叠出图形的对称轴了,让孩子数一下,顺带把统计完成就好了。
为什么要分两次进行?
因为孩子需要吸收和理解,第二次,他可能已经遗忘了。所以,他需要回忆起来,这个过程帮助他自己去整理所学的内容。也更有利于他真正去掌握知识的特点。
本期比较轻松,将上次折叠过的拿出来,在纸上统计。
这里,也是将孩子的思维从具象转化为抽象的过程。不会像我们在学校里一样,直接一上来就抽象思维,有些孩子如果前面图形理解不深,理解上就会碰到困难。

1、记忆能力:上一期概念的记忆和内化。
2、抽象能力:通过实际折痕,在平面图形上熟练绘制所有的对称轴。
3、总结概括能力:引导孩子建立表格,对观察结果进行分类整理。
4、推理能力:对称轴能否找全需要推理。

1、游戏1:复习回顾上一期的内容
2、游戏2:画出各组图形的对称轴
3、游戏3:图形对称轴总结表格填写

1、对称轴的找全
2、对称轴总结表格文字书写和总结



| 01 | 复习
1、问一些上期的定义和概念,比如什么是对称轴? 什么是轴对称图形?什么是等腰三角形?等等。
2、文字和图片的配对。


| 01 | 记录各图形的对称轴
1、按照各个图形的折痕,让孩子将探索到的对称轴用虚线画在第8页上。
备注:如果孩子不认识字,可以找到上一期字卡的内容,进行辨认摹写。
在这个过程中,孩子会思考如何拿着尺子画对称轴。这里先让她自己探索,不用教孩子一定要怎么画。
如果2-3年级的,孩子,需要告诉他具体如何测量,画出对等的对称轴。

2、需要把图形的对称轴全部找出来。


| 01 | 总结记录表
1、按照第8页的折痕,需要孩子把对称轴的数量都填到第9页的表格中,做统计。
备注:有些孩子,可能不喜欢一直重复,那么也可以让他画一些特殊的图形或者对称的图形,将这些图形的对称轴情况记录下来。


1、带着孩子思考一下,问问孩子,一个有很多对称轴的图形,这些对称轴有什么特别的地方?

等孩子说了一些之后,跟他一起发现,这些轴最后都交于一个点。
告诉孩子,所有的对称轴都相较于一点,这一点就是这个图形的中心,也叫中点。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