kiki的成长中,又面临很多新的困惑,孩子的成长总是在不断挑战父母的能力,所以亲子沟通需要同步升级了。
今天的主题是奇数和偶数,基本一周两次的亲子游戏课程。本期亲子游戏全过程请见以下视频,半个多小时,截取了13分钟,包括了4各小游戏。kiki从刚开始的不怎么配合,用了激将法,到后面越玩越开心,也说明了,数学游戏也可以很有趣。
(视频地址:https://v.qq.com/x/page/r06362jhnyz.html)
什么是奇数,什么是偶数?kiki已经掌握了,但是找规律:比如2、4、6、8、0结尾的数字是偶数,对于她来讲还是有点难度。对于两位数的偶数,她依然要通过具体数量来判断。
这样看来,逻辑思维和抽象能力还没有到一个比较好的阶段。所以,并没有在上面进行更多的探索。
而百数表,因为上期做过规律探讨,她对奇数列和偶数列,这个倒是记得很牢。如果写一个46,她会对照白字表,找到数字,看是不是在偶数列,确认是奇数还是偶数。
这点说明,她已经有找工具的意识。但是对于演绎推理,还是比较弱的。
对于这些,下次会进行简单的主题游戏适当提升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。
奇数偶数不仅仅是数量,在生活中有很多实际意义,比如偶数,总是给人感觉平稳感,桌腿、车轮都是偶数的。这个游戏是通过观察身体部位的奇偶来感受两种数的区别。
kiki问我:为什么眼睛是偶数,为什么鼻子是奇数呢?
于是我们做了一个实验:让kiki闭上眼睛,碰我手里的笔。结果是,定位有偏差。
kiki又改进了实验,让我闭上一只眼睛,套笔套,结果也很容易产生偏差。
这个游戏非常有趣,kiki很喜欢玩。其实真想感受下,如果有三只眼睛,看到的东西会有什么区别。
跟kiki说:如果身体的奇偶性都反了,会是什么样子呢?
于是,kiki画了这样的画。
这个游戏,其实也是奇偶规律的一个探索。
一张纸的时候,每戳一个洞,数量就是1、2、3、4、5,
而两张纸的时候,每戳一个洞,kiki能够推算出数量:2、4、6、8、10
但是对于第二张纸,都出现偶数的情况,还需要演示下,对称,每个数都有朋友的情况下,才能说出偶数。
打印以下素材,做两个骰子,我们以前做过,有现成的,所以没有重新做。
后面会涉及到10以内的加减法的主题,也就是说,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始接触加法。
这个游戏的设计,本意是让孩子快速的观察到两两配对后,有没有剩下的,以此来判断奇偶。
奇偶从量上来说,就是能不能两辆配对,而从数上来说,就是是不是以0、2、4、6、8结尾的。目前,对5岁的kiki来说,还是只能从量上出来,观察是否能配对,还不能够直接依靠观察尾数来判断奇偶。